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11月6日电(韩瑜庆)5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小康社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呼吁:社区卫生应加强健康管理,当好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这届论坛由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人民网)、江苏省医院协会和无锡市卫生局共同主办。来自国内7个省、直辖市的近百位医院院长以及部分知名专家、学者代表会聚一堂,以“发展社区卫生,建设和谐社会”为主题展开讨论。
如何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是与会代表重点研讨的话题。大家认为,健康管理是社区卫生发展的突破口。据悉,北京开展“知己健康管理”,通过饮食和运动两张“处方”,使慢性病患者的医药费大幅下降,百姓受益,社会减负,国家得利。院长代表陈福林指出,通过推广“知己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诊疗中心” 变为“健康管理中心”,有利于社区首诊制度及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代表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
据介绍,虽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技术、设备、人才上,无法与大医院相比,但在地利、人和、价格等方面独具优势。社区医生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固定的人群,熟悉患者情况,有充足时间与患者沟通,有条件提供个性化的、连续的健康管理,有能力扮演好健康“守门人”的角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管理,做大医院不想做、不能做的事,有利于形成特色,有利于增强核心竞争力。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唐维新指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良好的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坚持公益性质,尽快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医护人才队伍,坚持不同于医院的诊疗服务模式,采用适宜技术和药品,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使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与会代表表示,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对落实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发展社区卫生提供了新思路、新措施;对于逐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密切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