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导医网 矿总频道:8月2日,徐州市医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会议于徐矿总医院召开。

徐州市医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高欣欣;江苏省医学会微循环分会前任主委李东野;江苏省医学会微循环分会主任委员任利群;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副院长魏秀娥、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副院长李海泉;徐州矿务集团总院心内科科主任、江苏省医学会微循环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祁春梅以及省市及淮海经济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相关医疗机构的各位医学同仁共同参加此次会议。
01会议议程

李海泉为会议致辞,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心内科是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首批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中华医学会国家标准化胸痛中心示范单位,也是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示范中心。此次学术会议,医院有幸邀请到了省内外众多知名专家,他们在微循环领域造诣深厚,成果丰硕,是行业内的领军人物。各位专家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前沿的学术理念、先进的诊疗技术和宝贵的临床经验,为学术交流注入强大的动力,为推动微循环医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信通过此次学术会议的交流与合作,能够进一步凝聚行业力量,拓展学术视野,提升专业水平,为微循环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李东野为会议致辞,徐州市微循环学会专委会是江苏省里的第二个成立的微循环组织。
在祁春梅主任委员的领导下和医学会领导的支持下,最近几年徐州市微循环学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提升了徐州市在江苏省微循环学界的影响。微循环和每一个学科都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微循环的发展能够促进整体医疗技术进步,影响甚广。本次学术会议,涵盖了微循环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进展都有涉及,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希望大家都能在此次会议中获得收货。

高欣欣为会议致辞,徐州市微循环专委会的成立与发展,离不开各位专家的长期指导与支持。专委会学术活动自创立以来不断蓬勃发展,影响力持续提升。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学术交流,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各位同仁珍惜此次机会,认真聆听专家分享,将前沿理念与临床经验带回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魏秀娥主持会议。


此次学术会议聚集了来自省市及淮海经济区微循环领域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与会代表围绕微循环学科前沿动态和临床实践热点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现场学术气氛热烈。会议的成功举办,将为提升淮海经济区微循环障碍诊疗水平注入新动力,有效促进区域间学术成果的交流互鉴,有助于推动淮海经济区微循环领域的发展,为提升微循环障碍的诊疗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通过持续的学术互动,对促进区域微循环专业的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02专家采访

李海泉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副院长
本次学术会议汇聚了省内外微循环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们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方面均取得了多项成就,是引领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与会专家们分享了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创新性诊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实践智慧,为大会注入了蓬勃的学术活力,有力推动了微循环医学的创新发展。希望通过本次高水平的学术对话与深度合作,可以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拓宽研究思路、提升专业素养,为微循环医学领域开辟新境界,最终造福广大患者,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

任利群
江苏省医学会微循环分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微循环医师分会候任会长
微循环是人体最末端的血液循环网络,负责组织供氧、营养输送和代谢废物清除。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微循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在心血管领域,我们发现微循环障碍可导致典型心肌缺血症状,这解释了部分冠心病患者血管通畅却仍有心绞痛的现象。
目前临床已应用多项创新诊断技术。2025年国家卫健委也出台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程方案,当中明确强调了“防-治-康-养”一体化作为核心模式,为目前研发的功能医学设备在医养结合场景的应用提供了政策的支持。
徐州目前在微循环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成果。未来将继续深化机制研究,推动诊疗技术创新,为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防治开辟新途径。

祁春梅
江苏省医学会微循环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徐州市医学会微循环分会主任委员
今年的微循环学术会议聚焦两大核心亮点:一是强化微循环障碍的认知与检测技术推广,二是将冠心病防治细化到慢性冠脉综合征这一国际前沿领域。
针对微循环"看不见摸不着"的认知难点,会议重点展示了前沿检测技术突破,如冠脉造影同步功能学评估、PET-CT、冠脉CT血流分析等,实现从"经验推断"到"精准可视化"的跨越。
微循环医学会今后会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技术下沉"行动:通过基层义诊、病例实操培训、患者教育等,建立区域性微循环障碍筛查网络,让"小血管大问题"的防治理念惠及更多群众,最终实现心血管疾病防控阵线的前移,让百姓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