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矿总医院举办江苏省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

  全程导医网 矿总频道:6月7日,江苏省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于徐州市云龙湖畔召开。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院长荣良群;江苏省卒中学会秘书长兼组织部长傅荣;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神经内科科主任顾萍;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眩晕学组组长、前庭功能检查室负责人徐梦怡;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副院长魏秀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姚寿国;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马涛;沭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光胜出席此次会议。

  江苏省卒中学会理事长徐运在线上致辞中表示,眩晕、前庭疾病是一项高发性疾病,如何在发病早期去精准鉴别、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此次学术会议的召开,对江苏省关于眩晕诊疗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及促进作用,希望各位专家借此平台多交流、多分享,为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成立大会由江苏省卒中学会秘书长兼组织部长傅荣主持。

  会议正式进入选举议程。选举全程采取无记名电子投票方式进行,在学会领导的监督下,确保换届工作的所有程序公开、公平、公正。最终,荣良群当选为主任委员,顾萍、徐梦怡等5人当选为副主任委员,江炜炜等8人当选为常务委员,李文磊等30人当选为本届专委会委员。

  荣良群作工作汇报,在工作制度方面要严格遵守卒中学会章程,实行主任委员负责制,贯彻民主办会原则,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他对未来工作做出以下规划,在临床能力提升方面,建立并推广标准化诊疗流程,提升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对卒中相关性眩晕及前庭疾病的识别、评估、处置能力,促进多学科协作。在人才培养方面,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备科研潜力的学科骨干,提升基层医生基础能力,吸纳新会员,优化委员会结构,鼓励参与国内重要赛事。在科研教学方面,提升分会科研氛围与能力,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促进成果转化与临床推广应用;加强医学教育,强化年会学术性。

  他表示,卒中与眩晕的交叉领域,既是临床诊治的难点,更是学科创新的沃土。“让每一次头晕的预警不被忽视,让每一例卒中的征兆提前拦截”是分支机构的初心,更是时代赋予江苏神经科医生的责任。未来几年,将持续以共识指南为纲,以基层落地为锚,以科研突破为翼,将规划蓝图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减少误诊,降低致残”的战斗力。期待全体委员挥洒智慧,呼吁全省同道携手攻坚,为百姓筑牢远离卒中的“前庭防线”。


  学术交流

  此次会议立足基础,聚焦前沿,充分发挥卒中与眩晕分会的学术优势,设立卒中论坛和眩晕论坛,将卒中领域的最新进展,头晕、眩晕领域的基础知识、最新研究和热点话题,头晕、眩晕规范化诊疗流程等内容开展授课和讨论。包括“中枢性眩晕眼震特点及临床诊断要点”、“外周性眩晕通路与鉴别诊断”、“难治性耳石症的诊治”、“前庭性偏头痛研究进展 ”、“特殊病例溶栓治疗”、“前庭神经元炎诊治体会”、“眼震电图与甩头实验检查要点与质控及报告解读”、“轻脊帽研究进展”、“特殊病人抗板治疗”、“PPPD诊治思考”等专题,给予参会者耳目一新的体验,对临床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会后,荣良群在采访中表示,眩晕疾病在临床研究中属于高发性疾病,涉及多个学科。徐矿总医院长期致力于脑卒中防治与眩晕学科推广与发展,于2013年牵头成立眩晕诊疗中心,是淮海地区首家成立的集眩晕诊断、治疗及康复于一体的专业中心。作为江苏省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我们将不负重托,努力履行好主委单位的责任与义务,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团结全省从事卒中与眩晕各专业的专家同仁,以学科发展壮大为己任,形成学会牵头、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诊疗模式,推动卒中与眩晕疾病规范化管理,培养卒中眩晕专业诊疗团队,努力提升江苏省内医院卒中与眩晕诊疗水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杨旭在采访中概述了眩晕、前庭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区别。近年来针对这项高发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在高速发展,临床研究在不断突破,卒中与眩晕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对江苏省关于卒中与眩晕诊疗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及促进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姚寿国在采访中表示,眩晕疾病的临床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建立卒中与眩晕专业委员会这种学术平台,各学科互相交流,能做到真正解决广大群众的诊疗问题,对促进眩晕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会议聚焦眩晕及卒中医学的前沿科学进展,探讨领域内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分享转化研究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经验,加强医学生命科学各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未来,卒中与眩晕专委会将致力于建设高水平、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为省内患者提供高水准诊疗服务。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