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孤独,只因工作压力大?警惕职业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在作祟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科普: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

图片

  2025年8月1日起实施调整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目录》中新增2个职业病类别,其中之一就是容易被忽略的职业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在此《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之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PTSD!

图片

  得了PTSD,自我感觉有什么?失眠?孤独?不被人理解?本以为是工作压力、是坚强,可是摘掉“面具”,很可能是PTSD在作祟。

  一、什么是职业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参与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后发生的延迟或长期应激反应,引起临床上明显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受损。

  二、适用人群有哪些?

  仅限医疗卫生人员、人民警察、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

图片

  三、有哪些表现?

  常有的表现如下:有社交、职业等功能出现障碍;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闯入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或超出正常的触景生情,或在接触创伤性事件相关的情景、线索时,诱发强烈的心理痛苦和生理反应;患者的睡眠会受到影响,易怒、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受到惊吓和感到恐惧,也可能发生惊恐发作和过度换气。

图片

  四、如何诊断?

  参与突发事件处置工作;6个月(含)内出现创伤性再体验、回避任何能引起该创伤性记忆的线索、警觉性增高“三联征”,或伴有情感麻木、迟钝,与他人疏离,对周围环境没反应,快感缺乏等;病程超过一个月,引起临床上明显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受损。

  五、预防

图片

  一级预防:工作场所可以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面向所有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相关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应激相关障碍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开展针对性演练,提高参与救援人员对突发事件及应激相关障碍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二级预防:突发事件后,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为参与处置的相关人员提供针对性心理援助,对可能出现症状的个体进行干预。(来源:徐州疾控)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