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中医频道: 2007年,徐州市中医院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领导和指导下,以巩固江苏省基本现代化中医院为目标,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平安医院”、“廉洁徐州”、“创建人民满意医院”和“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回头看专项工作”等活动,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得到增强,医院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成绩斐然 硕果累累:回首过去的一年,市中医院主要取得了以下的成绩:
1.医院管理成效显著。医院被省评为“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在省卫生厅组织的对60家三级医院行风满意度问卷调查中该院名列第七位,位居全市第一名,医院被评为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医院顺利通过了全省“民主评议医院行风活动”的抽查。病区工作站和门诊电子处方系统,进入临床已正常运行,信息管理全面提升。
2.医院业务发展迅速。医院门诊量为671404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3%,出院病人17216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5%,病区发展到18个,对骨科、外科进一步实施二级分科,筹建名医堂、大药房、生殖助孕中心、内镜诊疗中心,扩建和搬迁了健康体检中心。 3.专科建设成绩斐然。心内科成为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科室,心内科、肛肠科被评选为江苏省中医临床重点示范专科:皮肤科创建成为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协作科室1个,省级重点专科4个,成为徐州市卫生系统拥有省级以上重点专科最多的医院。
4.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医院投资购置了沿街门面房1300平方米,用作名医堂、大药房和体检中心,新病房楼改扩建两个病区计1350平方米,成立了17和18病区,医技楼四层改造600平方米成立生殖助孕中心,门诊办公楼改造增扩300平方米作为行政办公用房。另外还改造完成了CT室、C型臂室、内窥镜室、手术室、制剂中心等基建工作。
5.加大设备投入,保证临床需求。购进大型设备东芝16排螺旋CT、飞利浦数字化平板兼容型血管造影系统(大型C臂DSA)、电子内窥镜等84台件,保证了临床科室诊疗的需要。
6.科研教学再创佳绩。医院组织申报省中医药局课题3项,中标2项,市科技局课题6项全部中标、一项课题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作为协作单位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及“十一五”重点项目的研究。成功举办了《创新与医院发展》、《江苏省肛肠疾病护理新知识学习班》、《徐州市普外科年会》等14个省、市级专业学术年会、研讨会、学习班。
7.弘扬中医特色,建立名医堂、大药房。医院汇集省市名中医、专家开设了名医堂,不但方便了患者直接面对名医,接受治疗,还有利于传统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在名医堂中设置了中西大药房,采取市场运作模式,推出了一站式服务取得初步成效。
科技兴院 人才强院
医院倡导科技兴院、人才强院、质量办院方针,加大对人才引进培训和继续教育、临床教学工作力度,科、教、研水平全面提升,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重点对引进人才的使用与开发,合理配置,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一是重点对引进人才的使用和开发,形成专科专病治疗优势。一年来,市中医院为重点人才搭桥铺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和潜能,带动了科室的发展,增强了医院核心竞争力;二是对年轻的临床医生重点加强中西医理论和技能的继续学习和提高,每季度进行考核,全年共组织45岁以下医师考试5次,完善了45名住院医师的轮转培训纪录,夯实了三基三严基础;三是鼓励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外出培训学习,了解学术新动态,掌握临床新技术;四是为引进的专家解除了后顾之忧,千方百计地解决其家属子女的就业和上学问题。
科技创新有了新突破。2007年,市中医院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各科的业务量、技术水平和学科建设得到加强。医院年度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88项,全年共发表论文38篇,参加会议交流20篇。
学术交流,继续教育迈上了新台阶。一年来,市中医院成功举办了14个继续教育项目,其中国家级学术研讨会一个、省级学习班两个、市级学术交流会11个,邀请30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吸引了3000余人参加学习,大大提高了该院在同行中的声誉,扩大了医院的影响力。
狠抓了在职职工的培养教育工作。全年共选送了10名医疗骨干到北京等医院进修呼吸、消化、肾内、神经内、微创外、心内科及胸心外科。80余人次外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积极为基层免费培养了大批医疗骨干,全年接收125名进修生免费来院进修学习。
不断完善教学内涵质量建设。作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市中医院全年共完成了150名实习学生的带教任务,医院的带教工作受到教学检查组的好评,该院受邀担任新沂卫校、沛县卫校乡镇卫生院医师的轮训授课任务计授课25期。组织专家到汉王医院作专题培训10次。
打造温馨中医院:以打造温馨中医院为目标,狠抓职业道德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贿工作回头看成果,开创了医院行风建设新局面。
加大职业道德建设,巩固专项治理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医院分别制定了各个临床科室的药占比控制线并纳入综合目标考核。明确规定药品收入不划入科室收入,不参与绩效分配,医院每月把医疗质量以及评价等利用《考核通报》向科室公布。对需要进行大型、特殊检查,使用贵重药品或一次性高价卫生材料的,都事先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
病房以创建温馨病区为标准,以“四竞赛、三满意”为主线,开展温馨护理竞赛活动。完善医前、医中、医后服务模式,推出了“客户服务主管”负责制。对三日内住院病人进行了面对面随访沟通,继续做好电话回访工作,电话回访出院病人18800人次,回访成功率85.7%,综合满意度99.7%。坚持对门诊、住院、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发放门诊病人问卷500份,住院病人问卷2600份,出院病人问卷1000份,随访出院病人1300人,综合满意度97%以上。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环节管理,实施阳光工程,形成了院务公开的新机制。医院坚持院务公开制度,规范了公开的重点和标准。对人事、干部任免、设备和基建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实行民主决策;建立了院周会月、季财务收支分析制度,报销凭证会签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持招标必须要有分管领导、纪检、行风、审计、财务、药检、采购、供货单位和院职工代表参加,集体谈价并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标制度。全年共组织各类招标31次,招标项目1813个,节约资金312万元,无一例受到质疑和投诉。院务公开工作,受到市卫生局的表彰和推广。
今年是中医药工作的改革落实年,徐州市中医院作为我市中医药工作的龙头医疗机构,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进一步加强“名院、名医、名科”的建设,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