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首批《北京市学生儿童大病医保手册》在海淀区育英学校发放,3029名学生率先领到“绿本”。即日起,18区县参保老小手册将陆续下发。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昨日指出,学校为学生办理“一小”参保手续时,禁止与商业保险“捆绑”。
“一小”每年最多可报17万
昨天上午,海淀区育英学校3029名学生领到了全市首批《北京市学生儿童大病医保手册》。学校负责人称,学校目前除外地、外籍生源及部队子女外,全校学生均已参保。
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通报,全市“一老一小”信息系统目前正式开通,超过40万老人和学生儿童参保信息已入库。
北京学生儿童从今年9月1日起每人每年缴保费50元,保险报销起付标准为650元,超过650元的部分按照70%的比例报销,每年最多可报销17万。
月底前缴费可享大病医保待遇
即日起,18区县学校、托幼机构及社保所开始陆续将《手册》下发至参保老小手中。根据规定,
医保处处长蒋继元昨日称,若患病参保者垫付医疗费用有困难,可向学校、托幼机构或社保所申请“绿色通道”,医保经办机构可优先为其办理参保手续并发放《手册》。
学校代收商业保费属乱收费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昨日在积水潭医院巡视时,有家长反映,孩子所在学校除代收“一小”50元保费外,还规定学生再交纳80元“学生平安险”商业保险保费。劳动部门人员称,他们也曾接到过类似的反映。但学校将商业保险同“一小”捆绑推销是明令禁止的。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级巡视员张大发表示,不反对参保者自愿将商业保险作为“一老一小”的补充,但商业保险“搭便车”的做法侵害了学生权益。并且,“一小”保费已被正式纳入学校及托幼机构代收费项目,而商业保险未纳入,由学校代收商业保费属违规乱收费行为。
张大发称,若学生及家长发现学校存在此类问题,可向所在区县教委及劳动部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