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疾控发布:7月防病提醒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科普:7月,进入盛夏,高温、降雨频繁出现,病原微生物繁殖活跃,增加了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徐州疾控提醒广大市民,7月需重点防范水痘、高温中暑、食源性疾病、甲醛暴露等健康问题。

  一、水痘

  近期,我市水痘病例持续增加,目前正处于水痘发病的次高峰季节。该病在儿童中较为多见,发病群体以在校学生为主,其中7-12岁学生病例约占水痘总病例的1/2。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强,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出疹等症状。皮疹首先出现在躯干、头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在同一部位可同时见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这是水痘皮疹的重要特征。

图片

  预防提醒:

  1.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一般情况在儿童12-18月龄接种第1剂次,满4周岁接种第2剂次;7-12岁儿童应按照2剂次的免疫接种程序尽快完成水痘疫苗的接种;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者应尽快接种第1剂,第2剂与第1剂间隔应≥3个月。

  2.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发现患者后应及时就诊,尽快隔离直至所有疱疹干燥结痂为止。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前往则戴好口罩。

  4.均衡饮食,定期锻炼,增强免疫。

  二、热射病

  7月,高温天气频繁出现,热射病这一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需引起高度警惕。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当人体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并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率极高。

图片

  预防提醒:

  1.尽量减少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的高温时段外出。必须外出时要做好防护,戴上宽边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穿轻薄、透气、浅色的衣物。

  2.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群要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采取轮班制,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工作过程中定时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患有慢性疾病者等特殊人群身体抵抗力弱,易受高温影响,更应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4.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中暑早期症状,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散热。

  体温持续升高超过40℃;在高温环境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持续性头痛;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不自觉抽搐;呼吸速度加快,超过20次/分钟且吸气吐气量小;有想呕吐却吐不出来的感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三、食源性疾病

  正值盛夏,高温高湿天气利于病原体繁殖,同时暑期聚餐、外出就餐、生冷食品消费增多,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

  该类疾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部分可伴有发热、头晕头痛等症状。

  常见致病因素包括:

  细菌性: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病毒性:甲型、戊型肝炎病毒、诺如病毒等。

  真菌性:毒蘑菇、霉变食物等。

  有毒动植物性:河豚鱼、有毒贝类、菜豆等。

图片

  预防提醒:

  预防食源性疾病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防止“病从口入”!

  1.注意食品卫生、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食物新鲜,食材需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肉类、海鲜彻底煮熟;凉拌菜现做现吃,避免隔夜存放;冰箱定期清理,食物不宜堆积过久(冷藏室≤4℃,冷冻室≤﹣18℃)。不喝生水,使用干净的水漱口刷牙、清洗餐具、食材。

  2.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使用肥皂水、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冲洗。

  3.外出就餐时,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馆,避免路边无证摊贩。慎食生冷海鲜、刺身、未煮透的肉制品等潜在风险食品。

  4.若出现上吐下泻、发热等疑似食源性疾病症状,请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充分补充水分(口服补液盐);严重者(如持续呕吐、血便、高热)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肠道门诊就医,尤其是儿童、老人及孕妇。

  特别提醒:

  集体供餐单位:加强食堂卫生管理,落实餐具消毒、留样制度。

  餐饮从业者:严格规范操作,有腹泻、伤口感染等症状时暂停岗位。

  四、甲醛暴露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且易溶于水的气体,是潜在的危险致癌物和重要的环境污染物。

  随着气温逐渐攀升,高温和高湿会显著加速家具和装修装饰材料中甲醛的释放,影响地下、密闭空间和公共场所的人群健康。

  低浓度甲醛会引起头痛、头晕、乏力、免疫力降低、皮炎等症状。高浓度甲醛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肝脏均有毒害作用,同时也可导致过敏性哮喘、白血病、生殖缺陷等疾病。

图片

  预防提醒:

  1.提高选材的环保等级,使用低甲醛甚至无醛材料,从源头上控制甲醛含量。

  2.开窗开门通风是经济有效的方法。通过形成对流风,增加室内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减少甲醛聚积。

  3.合理使用辅助工具。选择市面上处理效率高且安全有保障的除醛产品,如空气净化器、活性炭等。此外,还可以安装新风系统,保证在不开窗的情况下,为室内持续提供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