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今天是第22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我国世界献血者日的活动口号是:“献血传递希望,携手挽救生命。”
一袋满载爱心的血液,从街头采血点到最终输送至患者的身体里,要经历哪些步骤?今天,让我们从一滴血的视角,记录下这场和时间赛跑的过程。
大家好,我是一滴血。刚刚,我的原主人来到街头采血点献血。于是,我和无数同伴离开了熟悉的“家园”,被装进采血袋中。 离开人体后,我们有了“身份证”,扫描采血袋上面的二维码,就能了解到我的各种信息。不多时,我和同伴们都被司机师傅装进标本运输箱,即将被运送到徐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我的旅程,正式开启。

来到徐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在扫描录入信息后,我和大部分同伴首先被送往二楼成分制备室,进行血液制品的制备。与此同时,一部分同伴则被送往三楼检验室进行核酸和酶免检测。 在成分制备科,护士姐姐把我挂到滤白监测仪上。原来,我身体里含有的白细胞可能会引起受血者的输血反应,所以为了让输血更加安全,要在输血前对血液中的白细胞进行滤除。

在成功滤除白细胞后,我来到旅程的第二站——离心分离。在这一步,护士姐姐们有条不紊地将我和同伴们的重量配平,放入离心机中。

通过15分钟离心分离,我和同伴们变成分层明显的液体,淡黄色的血浆浮于上层,下方则是暗红色的红细胞,和原来的样子大相径庭,我都快认不出自己了。 原来,成分制备室被称为血液的“加工车间”,在这里我会被制备成各种不同的血液制品,去最需要的地方,有用于帮助贫血、创伤患者的红细胞,有用于补充体内凝血因子的血浆,还有冷沉淀凝血因子……


随后,在护士姐姐的操作下,作为血浆的我和红细胞被分装到不同的血袋中。红细胞们就走到了旅行的最后一程,加入红细胞保存液就可以发往临床。而我们还要通过病毒灭活的步骤,才能成为一袋合格的血浆。 紧接着,护士姐姐将我们悬挂起来,通过输血管与亚甲蓝充分混合,呈现出淡淡的蓝绿色调。接着,我被小心地放入医用血浆病毒灭活柜。在不断的震荡中,柔和的可见光把我包围,好像在享受一次“日光浴”。 在光照和亚甲蓝的作用下,一些隐藏在我身上的病毒被逐一消灭,而我体内的宝贵成分则完好无损。最后,我还要进入-60℃速冻机速冻成固态。


在我“变身”的同时,同伴们也在检验师的操作下一路“闯关”,进行酶免、核酸、血型等一系列的检测。 检验室里,几排检测机器运转,发出低沉而稳定的嗡鸣。在这里,我的同伴们经过离心之后,会被送入机器中,展开一场全面的“抗体搜查”。为了验证结果的准确,检验师们会使用2种不同厂家的试剂分别进行检测,不放过一点病毒的踪迹,最大程度地保障血液安全。 除此之外,我的同伴们还要进行一场核酸检测,通过锁定病毒最核心的秘密——遗传物质(DNA或RNA),发现那些刚刚入侵的病毒踪迹,这大大缩短了检测的“窗口期”,是发现早期感染的利器。

在通过这两种检测后,检验师鉴定好我们的血型,我就获得了珍贵的“通行证”,成为合格的血液制品,可以输送到患者体内,发挥自己的作用啦。(来源:徐州日报)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