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近日,由徐州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徐州一院牵头主办的2025年江苏基层幽门螺杆菌防治公益活动,在徐州一院消化内科门诊和内镜中心同步开启。本期主题为“科普同襄行·智启健康路——自我管理·守护健康”,旨在提升公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知水平和防治能力。


活动现场,徐州一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徐州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陈光侠教授、副主任刘世育坐诊幽门螺杆菌专病门诊,共为200余名患者提供了精准的诊疗服务,并针对幽门螺杆菌患者的治疗随访进行了专业系统的解答。


消化内镜中心护士长曹琳琳利用患者候诊时间,并采用有奖问答的形式,进行了幽门螺杆菌家庭防治的健康科普宣传,既活跃了学习气氛,又进一步激发的病人及家属的学习热情,显著提升了健康知识的普及效果。

本次活动着重强调“自我管理”理念,帮助患者掌握长期健康管理的实用技能。这种“授人以渔”的健康教育方式,受到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科普时间——
幽门螺杆菌:胃里的“隐形杀手”
一、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呈螺旋形,一端有鞭毛,可运动穿越胃黏膜的粘液层。它含有丰富的尿素酶,能够中和胃酸,从而在胃内强酸性环境中生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
二、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及症状
1、口口传播:这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之一。比如共用餐具、共用牙刷、亲吻、以及一些不好的喂食习惯,像把食物嚼碎了喂小孩等,都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2、粪口传播:如果食用了被幽门螺杆菌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也可能感染该细菌。
感染后会出现的症状:
1、无症状(70%-85%):多数人无明显不适,但可能持续损伤胃黏膜。
2、有症状表现: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早饱现象。
3、口腔异味: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细菌分泌物可能会通过口腔散发臭味,导致口臭。
4、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因消化不良、营养吸收受影响而出现消瘦、贫血等症状。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害
1、引发胃部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2、增加胃癌风险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与正常人群相比可增加 4-6 倍左右,不过,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胃癌,大约只有 1% 的感染者最终会发展为胃癌。
四、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
1、呼气试验: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是C13呼气试验。患者只需空腹或餐后2小时,口服一粒尿素胶囊,然后吹气,即可准确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具有无创、无痛、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的优点。
2、粪便抗原检测:通过检测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抗原,来判断是否感染,对于不能做呼气试验的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等,可作为首选。
3、血液抗体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但只能说明过去感染过,不能确定是否正在感染。
4、胃镜检查: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取一小块胃黏膜组织,然后进行病理检查或快速尿素酶试验,以确定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这种方法还可以同时观察胃黏膜的情况,适用于有胃部不适症状或有胃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
五、幽门螺杆菌的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不吃生食或太烫的食物,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和水。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用公筷、公勺,不与他人共用牙刷、餐具等;定期更换牙刷,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可将餐具放入沸水中煮沸10到15分钟。
3、注意口腔卫生:每天认真刷牙,定期洗牙和口腔检查,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滋生。
4、增强自身免疫力: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有助于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六、常见误区
误区1:“没有症状不用治”→部分无症状感染者仍需治疗以降低胃癌风险。
误区2:“治疗后不会再感染”→可能再次感染,需注意预防。
误区3:“口臭都是Hp引起的”→口臭原因多样,需综合判断。
七、常见问题解答
Q1:感染Hp一定会得胃癌吗?
答:风险增加,但概率较低(1%-2%)。及时根除可降低胃癌发生率达46%。
Q2:如何避免传染给家人?
答:感染者使用独立餐具,避免共用餐具、水杯,用餐时使用公筷。
Q3:治疗后复发怎么办?
答:复发率约1%-2%,多因未彻底根除或再次感染。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方案。
Q4:儿童需要治疗吗?
答:无症状儿童一般不建议治疗,除非有消化性溃疡或家族胃癌史。
八、关键提醒
感染幽门螺杆菌≠必然患胃癌,但需重视长期风险。
治疗期间避免饮酒,可能加重药物副作用。
家庭成员感染时,建议共同检测并分餐,避免交叉感染。
结语
若您疑似感染或检测阳性,请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和定期体检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幽门螺杆菌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但可防可治。通过规范治疗和日常防护,能有效降低健康风险。若出现反复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建议尽早检测,守护胃部健康!
专家简介

陈光侠
党委委员 副院长
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 科主任
徐州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东京医科大学及英国圣乔治大学附属医院高级访问学者
全国先进工作者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高原消化协作组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协会慢病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及消化内镜分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应用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
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
徐州市卫健委领军人才
徐州市医学会理事
徐州市医学会消化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徐州市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专委会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十余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新技术引进奖、专利多项,在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方面有特长。
专家门诊:周一全天
门诊地点:门诊楼(3号楼)2层2诊区消化内科门诊
高级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门诊楼(3号楼)4层高级专家门诊
消化内科病区:病房楼(4号楼)7-9层

刘世育
徐州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副所长
消化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
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学会青年委员及HP及胃肠道微生态学组组员
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消化道早癌学组组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消化学会委员
江苏省社会办协会消化内镜学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消化内镜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身心疾病联盟理事
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培养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徐州市医学会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徐州市消化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
徐州市医学会消化学会委员
徐州市抗癌协会胃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日本顺天堂大学附属顺天堂病院访问学者
承担主持市课题2项,发表中华、SCI等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学技术奖、省市科学技术奖、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专利等10余项。
专业擅长:擅长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性疾病的防治;擅长消化道早期病变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超声内镜(EUS)的诊断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POEM等)、急诊内镜下止血、痔的硬化与套扎等内镜诊疗技术。(曹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