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穴位贴敷治疗风湿病效果显著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中医频道:中药外敷疗法应用已有数千年历史。该法来源清代《张氏医通-诸气门》阎所载的“白芥子涂法”,外治大师吴师机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在《理瀹骈文》中提出:“内、外治皆足防世急。而以外治佐内治,能两精者,乃无一失。”三伏天人体腠理开。此时进行穴位敷贴有利于气血流通。并促使药物随穴人经络归脏腑。通过药物的气味透过皮部、络脉、经脉,摄于体内,融化于津液之中,而达到治疗效果。

  中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主任陈鹏介绍,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期,利用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辅助正气,采用异病同治的思想,均可达到祛除风寒湿邪,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的目的。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穴位经络局部给药,可以同时发挥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药物通过透皮吸收,在局部达到一定血药浓度,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冬病夏治理论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素问·六节脏象论》云:“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胜,就是克的意思,冬病夏治,就是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即从五行生克角度论述冬病夏治。清初医学家张志聪在《皇帝内经素问集注》中注解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予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此无他,顺其自然而已。“冬病夏治”实乃守“既发之时治其标,未发之时治其本”之治病原则。寒为“六淫”之首,主指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明显下降,寒邪入侵引发的疾病,其发病时间以冬季为主或在冬季加重。人体之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冬季阴气上升到达顶点,机体容易遭受寒邪侵犯,往往阳气不足。而一旦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就会导致内寒。同样,患者体质在这一时期也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能力处于“不佳时期”,见效缓慢。素体阳虚者,秋冬阳气亦虚,不耐外界之寒,故许多风湿性疾病患者多在冬季时病情复发加重,具有冬重夏轻的特点。治疗宜选在其气始生时助之,此时机体已为其气生发准备了充分的条件,更利于药物起效,故而治疗阳虚病应在阳气始生之夏至开始时治疗效果较佳,三伏之时气温很高,人体内阳气旺盛,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的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至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

  风湿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包括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的疾病。中医认为,风湿病主要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它的发病与气候条件、生活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由于四季气候变化无常,冷热交错,或居住场所潮湿、寒冷或曾涉水、冒雨,风、寒、湿邪气趁机体抵抗力低下时侵入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成为痹证。风湿病有病情难缓解、易复发的特点,所以最关键的是要防止其反复发作,以减少多次发病积累而造成的重要器官损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畸形、僵直而失去功能。三伏之令,皮肤腠理疏松,药物容易透过皮肤经穴位吸收,更有助于预防风湿病的复发。

  冬病夏治适用于感受风寒、外伤,长期慢性劳损而受寒加重的风湿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以及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这些疾病遇冷加重,属风寒湿症的典型临床表现。

  一些患者认为,穴位敷贴发泡越多,疗效就越好。甚至有人还认为,敷贴药不便宜,到了敷贴时间,都舍不得拿下来,结果皮肤起泡。中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主任陈鹏说,对 “敷贴要起泡”、“起泡效果才好”这个观点应正确认识,敷贴并不一定要起泡。一般来说,穴位敷贴后只要背部皮肤有发热、发烫,就表示药物正在起作用,敷贴时间也不能太长,一般2至4小时即可。如果起泡出水,说明皮肤已有破损,就不能再敷贴了。盲目追求起泡,很可能会耽误冬病夏治的治疗期。也有些人一贴药就会起水泡,对此,专家表示不必太紧张。有的人敷贴时间较久或皮肤本身敏感,都有可能皮肤起泡。医生会根据病人情形,考虑缩短贴药时间,避免皮肤损害。如果局部皮肤起泡,可将水泡挑破,注意清洁,一般不会出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