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内镜中心胡兵:中西治疗疣状胃炎应三管齐下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中医频道:疣状胃炎是消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在第十届世界胃肠病大会上,该病被列为具有高度癌变倾向的疾病之一。因此,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对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徐州中医院内镜中心胡兵介绍,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工作者针对疣状胃炎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诸如名称混乱、因机不明、治则不一等问题,需在实际工作中给予充分重视,并加以改进。

 统一名称:疣状胃炎主要有上腹痛症状,此外还有腹胀、恶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等表现,还有一部分患者无症状,这些与一般胃炎没有特异性区别。目前中医临床在诊断方面,基本上是以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为主,借助内窥镜检查根据胃黏膜的形态改变而确诊,诊断该病并不困难。

 但是,长期以来,医学界对疣状胃炎的认识十分粗浅,且存在很大的分歧,以至于命名也不一致。在1990年胃炎分类悉尼系统发布以前,多数人称其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并认为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在悉尼系统中,该病则被视作为普通慢性胃炎的一种内镜下表现,属于内镜下的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类别。而在ME-DLINE能检索到的文献中,对该病最多的称呼是痘疹样胃炎,疣状胃炎这一名称几乎很少在英文文献中出现。我国和日本的大部分学者习惯根据该病典型的病灶形态特征称其为疣状胃炎,也有人使用痘疹样胃炎。

 从我国近些年的文献来看,无论中医和西医,对疣状胃炎的名称的认识存在着严重混乱的现象,大多数以疣状胃炎命名,其次以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命名,极少用痘疹样胃炎、痘疮样胃炎。名称的混乱无疑阻碍了疣状胃炎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的深入,这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规范辨证:中医并无疣状胃炎的病名,该病根据临床症状多归属于“胃脘痛”。目前各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的顾庆华认为,据症状及胃黏膜特征,该病与胃痈相似,病因为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加之情志不遂等,导致热毒蕴结胃腑,气血郁滞,络脉不畅,血败肉腐而成。唐山工人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司雁菱医师等根据该病患者多慢性起病,反复发作,表现出上腹不适、疼痛、反酸嗳气、餐后饱胀或恶心的症状特征,认为该病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其病因主要是脾胃素虚,郁而化热,热腐血瘀还有人对650例该病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发现湿热内蕴、肝脾失调和气滞血瘀是主要的病理变化。

 造成临床对该病病因、病机认识不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与各位医家主观的辨证经验差异有关外,还可能与其观察的病例除疣状胃炎之外,大多会伴有其他不同的上消化道疾患有关。疣状胃炎患者伴发十二指肠溃疡者最多(国内文献报道大约为8.3%~33.6%),其次为胃溃疡(4.4%~13.6%)、复合性溃疡(4.3%~5.6%)、反流性食道炎(3.7%~6.6%),较少见的还有胃息肉、胃癌等。中医因机认识不一还可能和疣状胃炎的病灶分布不同有关。根据病灶分布不同,临床将疣状胃炎分为胃窦型和胃体/弥漫型,胃窦型与普通的胃窦炎有相同的病因,最主要的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由于有共同的病因学基础,故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炎伴存的机会较多。而胃体/弥漫型则与免疫因素关系密切,与感染Hp关系不大。

 此外,疣状胃炎有成熟型和未成熟型之分,如隆起性病变主要由于组织水肿所致,中央脐样凹陷较大而浅,称未成熟型;如隆起病变主要由于纤维化所致,其隆起持续存在不易消失,为成熟型。疣状胃炎按其病理还可分为活动期和修复期,活动期可见上皮变性、坏死、脱落,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样物质渗出;修复期常见糜烂灶周围固有腺体、幽门腺或胃小凹上皮增生,有时可见纤维化,再生腺管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不同类型疣状胃炎的症状差异均可能造成中医因机认识的不同。

 关于疣状胃炎的治疗应三管齐下:1、首先中医辨证治疗:应着重活血化淤治疗,如丹参,红花,莪术等,若伴有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可考虑适当加用抗肿瘤中药如仙鹤草,白花蛇舌草等 ;2、其次,西医治疗:若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应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并配合叶酸、维生素等预防其细胞转化; 3、若伴有疣状隆起或息肉,应考虑内镜下微波或氩气刀治疗,若腺体有萎缩或者肠化,尤其是不典型增生,则应行内镜下治疗,使其细胞变性、坏死,重新生长正常细胞,以起到消除萎缩性胃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