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中医院肾外科王剑锋:尿路结石的治疗

  近年来,由于饮食习惯及生活水平的改善,尿路结石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平常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结果令人惋惜。尿路结石可分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几种,但实际上它的发源地都在肾脏或膀胱。结石的原因至今还不清楚,一般和尿路的梗阻、感染、维生素A缺乏、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以及长期卧床等有关,这些因素使尿流不畅,尿液中的晶体、细胞碎屑、细菌和各种异物可以成为结石的核心,然后再有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等层层包围上去,逐渐形成结石。本病属中医“砂淋、石淋、血淋”范畴,认为是因湿热结聚而成砂石。

  疼痛是尿路结石最突出的表现。疼痛多为腰腹钝痛,有时出现绞痛,沿输尿管下方放射至患侧腹部、会阴、大腿内侧等。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继发尿路感染时可有畏寒、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结石造成尿路梗阻时可引起输尿管扩张、肾脏积水,损害肾功能。血尿也为尿路结石的常见症状,在运动后或肾绞痛发作后加剧。结石小而固定,无并发症时,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腰部酸胀。

  尿路结石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X线检查,凡有典型肾绞痛伴有血尿的症状,拍一张包括肾、输尿管、膀胱的X线片,绝大多数结石都可在X线片上显示出来,如果还不能肯定,则要用静脉肾盂造影或膀胱镜检查来确定诊断。超声波检查对诊断尿路结石(特别是阴性结石),了解肾脏、肾盂有无积水及输尿管有无扩张有一定意义。

  目前治疗尿路结石有多种方法,对结石直径小于lcm,结石位置有向下移动倾向、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无尿路感染的患者,可先采取非手术治疗,包括大量饮水、口服中草药、经常作跳跃活动等,均有利于结石的排出。对药物排石无效,直径<2cm的肾结石及大部分的输尿管结石,可优先考虑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该治疗方法安全、高效、简便、无痛苦、无损伤、费用低、并发症少,碎石以后,尚需进行利尿排石治疗,密切观察,以免形成“石街”现象,导致阻塞。对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失败或不能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结石病人,可根据患者年龄、结石大小、部位、肾功能等具体情况采用相应治疗方案,如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经皮肾镜碎石及开放手术取石等。

  总之,患尿路结石的病人一定要及时治疗,还要注意预防,特别是生活方面,要多饮水,使尿液浓度降低;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同时还需少食豆腐、牛奶,控制糖盐的摄入;不憋尿,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经常运动,从而降低尿路结石的形成。另外,定期做体格检查和尿液等化验,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结石的进一步变大以致造成严重后果。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六全天;

  咨询电话:0516-85707122,8273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