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钟平“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治疗一体化研究”获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缩小肝炎病原诊断技术“死角” 

病毒性肝炎科技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本报讯  (记者闫  龑  通讯员刘  慧)日前,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牵头,段钟平教授担任项目总负责人,联合在京的国家、军队和北京市属的8个主要单位及96位专家,历时5年完成的“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一体化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非甲~戊型” 肝炎的病因学筛查程序,使以往因为病毒、试剂及检验流程等原因造成的约10%的“原因不明病毒性肝炎”的病原确诊率提高50%以上。

  据介绍,该项目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非甲~戊型”肝炎的病因学筛查程序,在全国多个现场应用均显示良好的重复性与稳定性,肝炎病原诊断的技术瓶颈得以突破,“死角”明显缩小;建立了国内首个符合我国肝病特点的“慢性肝炎肝组织标本病理诊断规范、病变的半定量计分系统”和“慢性肝炎超声积分法半定量诊断指标体系”,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证书。

  专家介绍,该项目研究的肝炎病理和超声半定量诊断系统,使病毒性肝炎诊断从形态或图像描述为主,一步跨越到半定量诊断,重复性和准确率得到显著提高;发现数个与乙型肝炎病情进展和预后相关的遗传位点,为乙肝病毒感染后果及干扰素治疗效果的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指标。同时,该项目还提出新的慢性乙肝抗病毒和中西医结合抗纤维化治疗方案,病毒变异和耐药发生率显著降低,肝纤维化与肝硬化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甚至实现逆转,对临床慢性肝炎治疗产生重要影响;在国际上首次较系统研究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和预后的关系,提出5个适合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的营养评价指标及新的内科营养干预和人工肝综合治疗方案。

    应用该方案,可使重型肝炎肝衰竭的近期存活率显著提高。 
   来源: 健康报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