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体检量催生了巨大的体检市场

  调查一 健康体检催生巨大市场蛋糕

  随着升学体检、就业体检、单位体检等的开始,成都体检市场在每年的5、6月份准时进入了消费旺季。记者从成都市体检中心了解到,2000年该中心全年健康体检量为3000人次,2001年增加到1.3万人次。2003年尽管受到SARS的影响,健康体检的人次还是达到2万人次。2004年,健康体检人次超过3万,健康体检总量2004年约445万人次,2005年约500万人次。

  巨大的体检量催生了巨大的体检市场。据专家估计,按每年有500万人次做健康体检,每人每年平均花费300元,那么市场容量就是15亿元。由于没有专门的规章制度和审核标准,体检市场门槛很低。目前,设立体检中心、开展体检服务的准入条件只有两个:专业医疗机构;从事健康检查的行业工作人员具有资格证和行医证。过于宽松的准入条件必然造成规范能力的薄弱。在市场火爆、混乱和高利润的驱使下,各种体检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从根源上导致了整个市场的混乱。
好就医


  业内人士认为,就成都市场规模而言,体检市场容纳120家左右的规模化专业体检中心没有问题,但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成都市从事健康体检的单位已经达到300家。

  调查二 体检机构越多选择越难

  “单位每年一次的体检基本没用,全是走形式。想自己找个体检的地方,挑来挑去不知哪个正规。”52岁的严先生告诉记者:“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些体检机构,又向朋友打听了一下,还是拿不定主意。现在的体检机构都是什么套餐啊、组合啊,一查就是100多项,花钱多不说,还担心体检完了被推销保健品,所以到现在我还没确定去哪家好。”

  目前,市民所接触到的体检中心大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二、三级医院开设的体检中心,即传统的体检机构;另一种则是新兴的,独立于医院的体检机构。业内人士坦言,传统的体检机构占有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成都体检市场仍然唱主角。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传统的体检机构得益于医院品牌的影响力,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市民大众所认同。随着具有服务、环境、医检分离等优势的专业体检机构慢慢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民营体检机构就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调查三 有病看不出,没病查出病

  几个月前的一次体检,让顾女士经历了从悲到喜的过程。在健康体检报告中,顾女士被告知腹部有一个硬块,很可能是肿瘤。但此后顾女士先后到几家大医院复检,得到的结果均是未见异常。于先生的遭遇却恰恰相反,单位体检报告显示身体健康,最近却突然胃出血,诊断结果是胃溃疡,而且已经侵蚀了很久。“有病查不出来,没病却查出病”,这就是很多人对体检的感受。 好就医

  很多人都参加过单位福利性质的集体体检,这种走马灯似的方式很难得到准确结果。

  退休职工孙女士告诉记者:“集体体检时,除了验血验尿,其余检查都是医生问我们有什么病,并不真正给检查。我左胳膊有严重的肩周炎抬都抬不起来,医生都没发现。要不是我告诉医生了,医生就在报告单上写‘正常’了。”

    调查四 价格怎一个乱字了得

  按国家规定,普通的体检要查肝功、血液等九项,应收费150元。而目前150元仅是最普通体检的价格,如果到一些级别较高的医院做体检,由于其收费标准、业务水平、仪器设备以及个人检查项目不同,体检内容不断更新,所以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在谈到为何体检收费不同的机构价格相差如此之大的原因时,该人士表示:目前越来越多的体检机构主要在环境、服务等方面加大投资,制定了高额的收费标准并宣称主要面向中高收入人群。在这些体检机构中,一整套内容全做下来,每套体检起码也得花上千元钱。为了争夺体检市场,各医疗院所还竞相开发了一些很具吸引力的体检项目,比如核磁共振(MRI)等。但实际上,有些检查并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支持,已有很多专家指出一般人没必要追求昂贵的影像检查。

  据了解,有的体检机构存在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现象,推荐做一些项目的检查,例如做CT和核磁的昂贵检查,让消费者多花几千元做不必要的检查,有的检查还对消费者造成伤害。或者借检查结果行推销之实,贩卖各种消费者根本不需要的保健药品,从中牟取暴利。有的体检医疗机构为了招揽客户,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给予体检者或负责体检的领导回扣,用现金拉拢客户前来体检。还有的提高体检价格,然后将现金打折给消费者,有的体检机构仿照商场的做法,甚至打出消费满400元返200元的口号,其实对消费者而言,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体检的质量难于保障。 好就医

  调查五 体检机构良莠不齐

  由于体检市场的高利润回报,以及行业特性造成的大众医疗信息不对称性,在目前火爆的市场需求下,有一些体检机构就采用见利忘义、混水摸鱼、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夸大其辞等各种各样手段坑害消费者利益。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成都的体检机构良莠不齐,存在一些问题,如仪器设备陈旧,医护人员资质证书不齐全,受检者和病人交叉使用体检场所等。甚至还有一些小的门诊部,虽然只有三五个人,也没有任何设备,同样可以开展体检工作。此外,一些民间体检队打着某医院的名义,临时借仪器,临时聘请体检人员,到工厂开展上门体检。这些体检队的体检设备是否合格,体检人员资格如何根本无人监管。归纳下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某些健康体检机构资质不全,不具备体检的资格就搭“草台班子”上阵,比如说有的机构审批为门诊部,未经验收不具备条件却对外做体检。没有专科医生,设备未经检验合格,东拼西凑蒙骗消费者,违规操作,导致误检。

  二、有些健康体检机构超范围经营,损害消费者利益。比如有的体检机构不具备儿科体检资格,没有相应的儿科体检设备和仪器,没有儿科医师等条件却在开展儿童体检。

  调查六 规定出台有利规范市场

  自从“非典”以后,人们对健康变得越来越重视,体检市场也不断扩大,然而我国目前仍没有一部专门针对体检行业的规章制度。

  为加强对体检行业的规范管理,卫生部已于今年3月起,正式起草国内首部《体检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全国统一的体检机构资质标准和行业准入规范、统一的体检服务项目及收费方法,规范体检机构操作常规,制定体检质量控制及评估标准,以及建立体检从业人员培训机制。据透露,《办法》将于8月中旬完成起草,并报卫生部审批。

  不少体检机构对此都表示赞同。成都一家三甲医院体检中心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办法》的出台有利于规范管理,推动行业进入良性竞争,健康发展,将为倡导成都市民接受新的保健模式、提高保健意识奠定基础,同时能够规范体检企业,淘汰低劣企业,净化成都体检市场。“《办法》出台后,首先被淘汰掉的将是那些操作极不规范的体检机构和体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