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医生的仁心与大爱——为医学献身 捐献遗体、器官

  全程导医网 健康焦点:宋巍,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医生。2016年6月15日,他在上海长海医院进修期间,不幸因突发脑溢血而死亡,34岁的生命走到了终点。宋巍最后的心愿是捐献器官,拯救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

  一个肝脏、两个肾脏、两个肺还有两个角膜,他让四位濒临死亡的患者重生,两位黑暗中摸索的患者重见光明。

  医生,可能是最愿意捐献遗体或器官的群体,这来自于他们对医学的充分了解,以及救死扶伤的职业本能。

  医者的仁心与大爱,早已渗入他们的血液中,成为灵魂的一部分。

  他说,再为人民服务一次

  “我想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2016年5月21日,福州总医院病房里,离休老干部闫三虎在弥留之际说出了这句话。

  闫三虎是一名老战士,也是一名老军医,他生前曾对亲人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国家养育了我,我要对得起政府托付给我的职责!所以死后也要最后为人民服务一次。尚有一皮囊,可敬献医研,才能对得起党和国家。”

  他说,身后要做“无语良师”

  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81岁的老外科主任王启民,于2016年3月26日因病去世。根据王老的遗愿,其遗体捐献给南方医科大学作科研、教学之用。

  早在2年前,王老先生说过:“与其身后火化剩下一把灰,倒不如把遗体捐献用于科研、教学,多研究我的疾病,让其他人活得更健康。”

  他说,我要和学校永远在一起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徐欣毅,因身患白血病终告不治,于2014年3月13日去世。“我爱这个学校,爱医学事业,在大学的这段时光是这辈子最开心的岁月,希望能永远和学校在一起。”

  在弥留之际,徐欣毅郑重向妈妈提出,要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学校,以一名医学生的名义,用自己的发肤体躯,让更多的医学生掌握丰富的人体知识,支持医学事业的发展。

  她说,我还要再救一次人

  在弥留之际,66岁的张培珍拉着儿子刘洪波的手说,她想要再救一次人,这次她要把眼角膜捐献出来。

  张培珍退休前是青岛纺机职工医院的一名医生。“我妈干了一辈子医生,她很热爱这个工作,她说做医生一定要有奉献精神,她的一生也是这么做的。”刘洪波说。

  百年之后,他们仍心系穷尽一生挚爱的医学事业,奉献躯体做无语良师,为医学生的培养做出贡献。

  在人生的终点,他们仍用高尚的大爱捐献行为,诠释着“救死扶伤”的誓言,演绎着“医者仁心”的角色。“小葬于墓,大葬于心”,这样的医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崇仰?

  向医生致敬!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