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何以解忧,看巴林特小组在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

     
案例分享中当事人情绪失控
  徐州心理频道“在患者症状较轻(相对安全)的心理科,患者挣脱四名陪人的控制,当着两名保安的面冲进护士站一拳把我的鼻子打骨折了,难以置信,我感觉有些绝望。”

  3月2日中午,在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心理活动室内,巴林特小组活动正在进行中,一位年轻的男护士向小组成员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和心理的愤懑。围坐在他身旁的是十几名来自不同科室的医护工作者,在心理科医生王佳佳的带领下,巴林特小组的组员们通过案例共享、观点讨论、情绪雕塑的方式,进行全面的心理调整体验。

  巴林特小组作为国际知名的医生培训方法,常被用于医生群体。它有利于提高医患沟通的技能,让医生学会控制个人情感的过度卷入,以避免对医患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其形式体现在, 组员通过亲身经历的医患关系案例让其他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帮助当事人更好的理解患者,理解自己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使案例提供者获得小组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对减轻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心理负担有明显效果。

  虽然巴林特小组多用于医生,但考虑到护士往往是接触患者最多的医护群体,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为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在徐州地区首次引入巴林特小组活动,并建立了医生、护士活动小组定期开展活动。

  此次小组活动中,东方人民医院巴林特小组分享了两个案例。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名男护士的遭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小李(化名)的鼻梁两次被打骨折,均是因为难以控制的患者。第二次被打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面对冲来的患者,他将女护士护在身后,自己却遭到了患者的拳击。

  年纪轻轻破了相,无故被打,旧伤未愈新伤又来。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提起当时的情形,年轻的小伙子低着头眼角湿润。通过现场还原,组员们回顾了事情发生时现场的情形,并从现场各个当事人的角度讲出了自己的心声,有的以保安的身份、有的以患者家属的身份。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表达,巴林特小组成员们得以还原那些被忽略的情感问题,使当事人和参与组员对当时的医患关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巴林特小组活动中团队给予当事人理解与支持

  随着活动的逐渐深入,平时积极乐天的小李展现了深藏心中的伤痕,在面对伤害时的无能为力,在单独面对患者时的恐惧。医护工作者也不过是普通的人,他们的喜怒哀乐往往因职业而变得含蓄,因职业而变得隐忍。但只有对情绪进行充分的释放和排解,才是解决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巴林特小组的成员沉浸于故事中,在王佳佳医生的引导下,顺利完成了对当事人情绪的疏解、提升了小组成员对医患关系的认识。

  “我后悔那天中午没有出去吃饭,不然或许就不会挨打。” “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仍然会挡在女护士身前。”当事男护士的话,前一句是巴林特活动开始前的心结未了,后一句则是活动结束后的坦荡释然。

    徐州心理健康热线:0516-85707122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