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建设生态徐州,打造靓丽家园







  全程导医网 徐州卫生:建设生态徐州,打造靓丽家园,将我们的城市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卫生城市——是徐州这座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厚底蕴的古城,多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与目标。

  徐州,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通过3年全面振兴战略的实施,经历了转型的挑战与阵痛后,每一天都在变美变靓变得更富强。这些年来,徐州摘取的城市荣誉不胜枚举: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而国家卫生城市这块金字招牌的缺位,对于茁壮成长中的这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这是因为,国家卫生城市是含金量极高的一块牌子,它绝不仅仅是解决卫生问题,它的内涵与意义远远超过了卫生范畴,它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经济实力的较量、市民素质的较量。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理念,把我市建设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大城市的重要举措。

  徐州,从确立了创卫目标的那一刻,就全力以赴地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没有退路,必须一鼓作气,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强化日常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以“创卫”倒逼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市民营造更加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正因为国家卫生城市是每个城市的追求,创建难度也异常之大。许多城市在其严格的标准、繁重的任务面前望而却步。的确,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想创卫成功是不可能的,因为许多基础设施、卫生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是需要资金投入的。而创卫能达成目标,更有着众多硬性指标,达不到就等于实现理想的机会归零。因此,对于市委、市政府,对于全市人民,创卫,也意味着追求与挑战并存。

  在创卫路上,我市各部门各单位及全体市民,都作出了艰苦卓越的努力和个人利益的牺牲。尤其是城管系统的干部职工,加班加点奋战在一线,牺牲掉无数个双休,只要能换取一点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在所不惜。

  农贸市场、马路市场、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和“六小”行业治理、公厕建设,一个个难点被攻克,一个个亮点在闪现。

  老小区改造是创卫工作中一项艰巨又繁重的任务。地处北区的鼓楼区环城街道办事处辖区内,今年有9个需要改造的老小区,其中基础最差的是已有30多年历史的铁路23宿舍。

  “我们这里被称为北区的‘龙须沟’,有5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分布在大大小小的76条小巷,有的巷子只有几米长……”家住铁路23宿舍的刘建大爷说,他在这里已经住了30多年,忍受了多年的“脏乱差”。

  “这片地方住的全是普通铁路职工,如今年轻人都搬走了,剩下的几乎都是老年人。原来我们这里都是土路,雨天又滑又烂,晴天风一吹满是尘土,夜里连路灯都没有……”刘大爷介绍说。

  “必须整改!不计付出!”鼓楼区政府投入380万元对铁路23宿舍进行改造。首先是将原来泥泞的土路全部硬化,约5万余平方米的地面,交错纵横。由于汽车开不进去,从7月份起,鼓楼区城管局环城中队的队员每天推着小车,逐一将76条小巷铺上水泥,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连续两个多月没有休息过一天,终于将76条小巷与4条被拓宽的主干道全部硬化,并重新铺设下水管网,装配26盏太阳能路灯,拆除违建、增设花坛、装配体育器材,另外还设置了30处健康教育宣传栏。

  经过一番大力改造后,如今的铁路23宿舍旧貌换新颜,地面干净整洁,花坛里的树木修剪得整齐葱茏,主干道两侧的旧楼被粉刷一新。小区内的空地上,更换了崭新的双杠、哑铃等体育器材。

  “这真的是民心工程。作为住在这里的老户,我们感受到了政府创卫的决心,也感受到了创卫给市民带来的实惠!”刘建大爷的这番话,道出了全体铁路23宿舍居民的心声。

  见微知著,铁路23宿舍的“变脸”,正是我市创卫事业的一个小小缩影。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能寻找到创卫的成果体现。马路市场不见了,流动摊点消失了,乱搭乱建不存在了,河道变绿了,城中村变美了,天空变蓝了……

  点点滴滴的变化,都见证了徐州人民在创卫路上的收获。创建,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市民文明卫生素质。

  这是一场艰苦异常的“赛跑”,又是一场持久“战役”。今天,勤劳朴实的徐州人民,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所付出的真诚姿态与扎实努力,也必将成为一笔财富,它让我们在面对未来的无数挑战时同样能够赢得精彩!

  徐州卫生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