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开林等人“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的系列研究”获医学科技奖

      徐医附院在攻克骨髓移植并发症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全程导医网 刘文明 高聪 报道 200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徐医附院院长、著名血液病学专家徐开林等人的研究课题——“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的系列研究”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这是苏北地区惟一获此殊荣的医疗科研成果,也是近年来徐州医疗卫生界获得的最高荣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卫生部部长陈竺为获奖者颁奖。

 中华医学科技奖是经卫生部、科技部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于2001年设立的面向全国医药卫生行业的科技奖,也是医疗卫生行业的最高科技奖。
 徐开林是徐州医学院临床学院院长、徐医附院院长,国内外著名的血液病学专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以他为主的徐医附院血液科就在淮海经济区率先开展了同种异体骨髓(即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至今患者仍健康生存。多年来,该院已成功开展了同种导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移植等手术数百例,是苏北地区此项目手术例数第一、成功率最高的医院。

 据了解,此次获奖的课题——“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的系列研究”是在开展骨髓移植术基础上的延伸与拓展。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骨髓移植后出现的多系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是骨髓移植后严重的并发病。它是一种免疫反应性异常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主要受累器官是皮肤、消化道和肝脏。有急性(aGVHD)和慢性(cGVHD)之分。急性者皮肤损害最早出现的症状有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皮肤剥脱,严重者皮损可在数天内扩展至全身。慢性者皮损的突出表现是色素沉着、脱屑增厚或角化不良、苔藓样皮疹等,晚期出现皮肤硬化或关节挛缩。此并发症使异体排斥反应加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者导致患者死亡。

 据徐开林教授介绍,骨髓暨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彻底根治白血病等血液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但与普通的器官移植不同,肝脏、肾等器官移植后,患者(接受者)体内产生巨大的排异反应时,表现在人体的各种力量都在排斥移新器官。而骨髓移植后,排斥反应则相反,即移植到患者体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排斥、攻击人体的各种器官,对正常器官造成危害。轻者反应强烈,重则危害生命。

 从1997年起,徐开林与其他专家一起共同开展“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的系列研究”,经过长达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一课题的现实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一,用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提前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治疗和干预,减轻病发症,提高成功率。目前,这一研究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使一大批患者从中受益;
 二,制定了C II TA检测指标,这一指标可快速、早期预测移植后的反应数据,有针对性地提前预防干预;
 三,开展cd137单抗,对患者进行体外干预,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率;
 四,基因工程T细胞研究。这一研究对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潜在应用前景广阔,扩大了应用范围,提高了移植的适应症,让更多患者受益。
 有关资料表明,骨髓移植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医疗过程,也是根治白血病等血液病症最有效的方法。虽然徐医附院已成熟地开展此项技术,但其整体规模与北京、上海等地有一定的距离。随着徐开林等专家“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的系列研究”的进一步应用,该院在攻克移植并发症方面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链接:中华医学科技奖是经卫生部、科技部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于2001年设立的面向全国医药卫生行业的科技奖,也是医疗卫生行业的最高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的设立,旨在奖励医学科学技术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对促进中国医学科技人员攀登科技高峰,多出成果,快出成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