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疗专家殷海涛:放疗科医生能更好地把握肿瘤综合诊疗

     全程导医网 徐州名医访谈:(宗俊琳 医师报)每年的11月15日,现任徐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主任的殷海涛教授都会由衷地为自己“庆祝”一下,不论多忙,不论什么形式。因为,7年前的这一天,他为自己的医者之路做了一个至关重要、几乎决定了一生职业生涯的抉择。

  2012年11月15日,已经在著名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任职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的殷海涛,原本应该和很多优秀医生一样,在这所百年名院继续自己的职业轨迹。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三十多岁的他突然决定转战徐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从省会城市到苏北地级市,只是因为徐州市中心医院愿意提供全面支持发展放疗医学的工作条件。大家都劝殷海涛三思而行。

  他却说,我对于放疗医学在中国的发展设想和规划实在等不及了。

  短短若干年,他将徐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发展壮大,在肿瘤学医、教、研工作,尤其是肿瘤放疗、同步放化疗等方面沉淀下较深的造诣。他积极倡导恶性肿瘤的多学科综合诊治和循证医学模式,在肿瘤放射治疗的基础和临床领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颇具学术影响力。

  放疗科医生能更好地把握肿瘤综合诊疗

  1999年,殷海涛硕士毕业。那时,江苏省乃至整个中国的放疗医学发展滞后,除了寥寥几所大规模的三甲医院,几乎未设更多放疗医学科室。由于当年的肿瘤中心刘宝瑞主任比较重视肿瘤患者的多学科联合治疗,从那时开始,殷海涛才慢慢了解了合理和规范应用放化疗治疗肿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原来,有那么多肿瘤患者都需要做放疗。”“很多患者如果在最早期先接受放化疗,其手术效果乃至整个预后都会天差地别。可惜,大家都没有这个理念,不仅是患者,包括内科、外科医生。”

  越往深处追究,越觉得痛心。越在临床“见多识广”,殷海涛的内心越发有一股不可言说的暗流之力推促着他向前迈步。2012年,当徐州市中心医院向他抛来橄榄枝,愿意提供全面支持放疗科发展的工作条件,殷海涛没有过多的犹豫,转战徐州。

  “作为放疗科医生,其临床技术含量远远比人们想象中的要高得多。放疗工作也更难做……”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工作的第一天,殷海涛就和同事们说着心里话。“除了需要非常熟练掌握肿瘤综合治疗原则、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还必须专业化地通晓大体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影像学、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

  殷海涛始终认为,肿瘤放疗科的医生是对肿瘤患者的整体综合诊疗把握得最好的角色。他们知道患者什么时候最适合做手术,什么时候最适合做放化疗,哪些肿瘤细胞能够通过放化疗被杀死,而那些“杀不死”的肿瘤细胞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去提高治疗效果……

  多年来,他一直在提倡肿瘤的多学科治疗综合诊疗(MDT)和精准治疗,强调多个学科共同参与肿瘤的诊疗过程,包括外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他说,一名肿瘤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先手术,在什么情况下先放疗,在什么情况下先化疗,不能成为不同学科的利益牵扯,因为每一步的治疗,都直接决定了这名患者的生存预后。MDT诊疗模式能提供更多的合理医疗和更好的生存希望。

  如今,担负着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临床技能培训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肿瘤 MDT 学组组长等诸多行业重要职务的殷海涛,也正在借由这些途径,竭尽所能,将各种实体肿瘤的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诊疗,对各种实体肿瘤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及调强放射治疗等相关理念进行普及和推广,目前主要研究生物标志指导下恶性肿瘤个体化放疗、中药的放化疗增敏作用机制、纳米微球载药系统在肿瘤中的应用。

  中国急需填补一项“死亡教育”

  殷海涛喜欢大海。对大海的情结和憧憬,如同他的名字一样,一直伴随着他的人生。从医20多年来,殷海涛就是用大海一般的深邃和广阔,直面着肿瘤医疗的干涩的现实,和临床上的人情冷暖。

  他说,中国急需填补一项“死亡教育”。每天看着基层医院的人们,面对亲人的疾病,痛苦欲绝,慌乱隐瞒、无谓挣扎,违背医疗原则的各种抢救,便觉得死亡教育迫在眉睫。

  希望教育能帮助人们正确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阴影,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快乐地度过一生,即更好地“活”。

  一路走来,他在基层医院的临床上利用先进的放疗技术和理念,救治了一名又一名患者;科研上,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课题8项,以第一完成人获淮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1项等,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7篇,其中SCI论文17篇。

  面对熠熠闪光的成绩和荣誉,他的心里话却朴实而诚恳——希望看到中国医疗体系中更有利于医务工作者和医疗工作的优越环境,希望医生们的评价体系不再是唯论文和SCI,希望患者的遗憾越来越少,医者的步伐更为轻快。无论如何,我对从事医学没有任何遗憾。

  殷海涛说,如果非要说出一点遗憾,那就是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控制肿瘤治疗,希望发现更多的治疗办法,延缓更多患者的生命,减轻更多的疾病和痛苦,圆满更多家庭的欢乐和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