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专家胡兵: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

   全程导医网 综合消息: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常见上腹部隐痛、胀满(进食后更甚)、烧心、食欲不振、嗳气等症状,没有特异性,胃粘膜活检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

 徐州中医院消化科主任胡兵介绍,目前西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主要采用保护胃粘膜、抗幽门螺杆菌、增强胃动力以及止痛等对症治疗,此外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人认为,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不只是补充方法或曰替代方法,而应该作为主要的手段,因为无论是改善症状,还是纠正病变,中医药治疗的效果都是肯定的和显著的。

  基本治疗原则和方法

 本病的基本病变是胃粘膜固有腺体的萎缩,在治疗上要抓住三个方面的关键:一方面阻止腺体的进一步萎缩,一方面促进胃粘膜和腺体的生长和再生,再一方面使用防止癌变的药物。这三种方法都是根本性的治疗。

 1.阻止胃粘膜腺体萎缩:胃粘膜腺体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胃粘膜的慢性炎症,而在腺体萎缩出现后,胃粘膜的慢性炎症依然存在,所以抑制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就能够阻止腺体的进一步萎缩。本病腺体萎缩是正气虚弱的表现,而充血、水肿、糜烂等炎性病变在中医看来则属于湿浊、瘀血、气滞、宿食等邪实现象。根据这一认识,在抑制胃粘膜的炎症时,就要根据具体病情,分别应用祛湿、清热、化瘀、行气、消食的方法。可应用芩、连、姜、夏、枳、芍等物,增减剂量,随症治之。药物不多,但一药多效,对其病变的作用可谓面面俱到。
 无论胃粘膜炎症的原因是什么,都能产生较好的抑制效果。西医治疗则根据情况选用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铋制剂等,若伴有糜烂则需适当使用控制胃酸药物,若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则必须根治幽门螺旋杆菌,若伴有疣状隆起,可考虑内镜下微波灼除,让其重新长出正常细胞以代替萎缩肠化细胞。

   2.促腺体再生:促进胃粘膜和腺体的生长和再生更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本之法。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