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妇幼保健院成功救治罕见“熊猫血”溶血新生儿换血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通讯员 姚萌)“孩子总算能出院了,实在太惊险!”近日,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新生儿林林(化名)的爸爸妈妈长舒了一口气。原来,由于林林妈妈是少见的Rh阴性血型,林林发生溶血反应,出现重度贫血和黄疸,病情危急。所幸,市妇幼保健院紧急联系市中心血站调动血液,新生儿科主任刘松林立即对林林进行了紧急换血治疗,使林林终获救治。

  男婴全身苍白危在旦夕

  “产妇在孕期做产前抗体筛查时,已经查出宝宝可能患有RH溶血症。”刘主任表示,当林林妈妈入住市妇幼保健院准备分娩时,产科的医护人员已经和新生儿科进行了沟通,说明孕妇情况。所以当林林出生后,立即被转入新生儿科进行救治。

  “新生儿肤色苍白、呼吸急促,皮肤发黄,肝脾肿大,一查血色素,远低于正常水平,显示重度贫血。”刘主任表示,经检查,林林被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症,而且是重度新生儿Rh溶血症。

  “和ABO溶血相比,新生儿Rh溶血要凶险得多,进程也快,如果抢救不及时,患儿就很可能因心衰夭折;有时即使救回来了,患儿有可能留下胆红素脑病等后遗症。”刘主任表示,她们必须和时间进行赛跑。如果动作慢一步,患儿体内红细胞就会不断地溶解破坏,血液中胆红素进行性增高,血色素进行性下降,只有通过换血才能有效阻断病情,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而要想换血,必须要拿到足够的Rh阴性的“熊猫血”。

  经过医院紧急协调联系,6个小时后,足够的Rh阴性的“熊猫血”送到病房,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开始给患儿换血治疗。

  给新生儿“换血”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医护人员一边从患儿的动脉放出血液,一边在其周围静脉同步输入新鲜的血液,同时,换血的速度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太快,患儿体温会下降,导致心律异常,引起心衰等情况;太慢,新鲜血液易被外部环境污染,引起交叉感染,影响“换血”疗效。

  “换血”之后,患儿林林的黄疸指数逐渐下降,血红蛋白回升至正常范围。之后,又配合蓝光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平安出院。前几天,妈妈抱着林林到门诊找到刘主任复查时,各项指标平稳。

  新生儿黄疸,不容忽视

  据了解,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会在出生24小时后出现生理性黄疸,皮肤有淡淡的黄色,尿色微黄,5-6天达高峰期,一般约一周会自行消褪,不需要特别治疗。如果黄疸出现在生后24小时以内,进展快,皮肤黏膜等颜色较深,2-3周仍不褪,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褪后复现,伴有其它临床症状,应考虑是病理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甲状腺功能减低、母乳性黄疸等都是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原因。

  “大部分新生儿属于生理性黄疸,可以自行消退。但少数患儿出现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比如Rh溶血、光疗失败的ABO溶血、G6PD缺乏等,则必须换血。”刘主任表示,通过换血,可纠正贫血、换出血清中的游离胆红素、抗体及毒素,从而迅速减轻高胆红素血症,减少游离胆红素对脑组织的损害。新生儿溶血病是因为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发病率并不低,大约有4%的概率发病。孩子的黄疸、贫血、肝脾肿大,都是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相比ABO新生儿溶血病,“熊猫血”溶血病的发病进展更快,黄疸出现早,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症状更为严重,可导致脑损伤和心力衰竭,再严重一些,就是死胎了。

  新生儿Rh溶血症风险 随怀孕次数增加而递增

  林林的这次风险安然度过,刘主任说,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并发症危害极大。而且对于“熊猫血”的妈妈们来说,这种风险会随着妈妈怀孕次数增加而递增。

  “这种现象是因为‘熊猫血’妈妈们如果怀上的第一胎是Rh(D)阳性血型的话,体内可能会产生抗D等Rh血型系统的抗体,但这时妊娠过程一般已结束,引起胎儿发病的可能性很小。但到了第二胎,情况就可能发生变化。因为第二次妊娠又多了一次免疫过程,新生儿溶血的风险会变得更高。由于受胎儿红细胞的刺激作用,母体内的抗体浓度不断地升高,越到妊娠后期升高的速度越快,最终出现新生儿溶血。”刘主任表示,大多数Rh溶血症患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型为主,但如溶血严重,造成胆汁淤积,结合胆红素也可升高。同时,重症Rh溶血患儿,出生后即可有严重贫血或伴有心力衰竭,肝脾也出现肿大。

  “我们建议Rh阴性血的妈妈最好不要流产。因为流产一次,也会使下一胎的宝宝患溶血症的风险增大。”刘主任提出建议,如果Rh阴性血的妈妈想生二胎,首先要做好产前诊断,凡既往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流产、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妇及其丈夫均应进行ABO、Rh血型检查,不合者进行孕妇血清中抗体检测。Rh阴性孕妇在妊娠16周时应检测血中Rh血型系统抗体,而后密切随访。

  与此同时,刘主任还提醒家长,对新生儿黄疸要做出正确判断,通常情况下,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处理的,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家长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配合医生寻找病因、积极治疗。如果宝宝总胆红素水平过高,又没有采取积极措施控制黄疸,就很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留下听觉、智力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情严重时甚至危及宝宝生命。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