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疫苗到底打不打?疾控专家:因人而异建立免疫屏障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专家提醒:如果孩子机体抵抗力较低,平时极易患病,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应选择接种流感疫苗

  预防接种前,需要注意什么?免费的“一类疫苗”包括什么?收费的“二类疫苗”到底用不用打?孩子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发烧、头疼、拉肚子……怎么办?

  近日,徐州市鼓楼区疾控中心专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据鼓楼区疾控科科长郭慧介绍,自我国1978年开始实施免疫规划以来, 2000年我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小于5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67%降至2014年的0.32%,因接种疫苗减少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3000多万人。

  据悉,去年鼓楼区全年预防接种约11万针次,一类疫苗接种率均在95%以上。

  11种疫苗免费打 一定要办理预防接种证

  4月25日,徐州市疾控中心联合区疾控中心在丰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香槟城社区广场设立了宣传台,宣传扩大儿童免疫规划相关政策,并现场回答了群众的咨询。

  据郭慧介绍说,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就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预防接种是控制相关传染病发生与流行,保障儿童身体健康的最有效手段。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推行扩大免疫规划。”郭慧介绍说,目前江苏省扩大了免疫规划免费接种的疫苗,共11种,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麻风)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和甲肝疫苗。

  新生儿在24小时内必须接种的疫苗为卡介疫苗和乙肝疫苗。满月后,还需到就近的医院再次接种乙肝疫苗,儿童6岁前需接种11种针对不同疾病的疫苗。

  据郭慧介绍,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因为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都会查验孩子的预防接种证,这是孩子入托入学必要的证件之一,若没有该证学校应及时与原接种单位或疾控中心联系,要求家长补办。若孩子错过了预防接种的日期,也可以补种。”

  二类疫苗到底打不打?因人而异,建立免疫屏障

  疫苗作用的原理并不难理解:在提高个体免疫水平的同时,必然会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有助于群体免疫屏障的形成。

  郭慧说,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EV71疫苗等。

  二类疫苗到底打不打?家长应如何为孩子选择接种二类疫苗?

  郭慧建议,第二类疫苗是第一类疫苗不可缺少的补充,并不是接种不接种均可的。有条件还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接种一些第二类疫苗。家长在选择接种二类疫苗时可以根据感染疾病的风险,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孩子的身体情况等做出决定。家长在选择前,还应了解各种疫苗的特性、适应症及禁忌症。如孩子机体抵抗力较低,平时极易患病,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应选择接种流感疫苗。

  “像现在马上迎来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对于抵抗力弱的孩子,家长可以考虑选择接种疫苗来预防手足口病”郭慧建议说。

  据悉,5岁以下儿童可占手足口病例总数的90%,郭慧提醒说,手足口疫苗接种应尽量在5月份前完成。

  “目前接种肠道病毒71型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EV71疫苗,是由我国自主研发,是全球首个预防肠道病毒71型的疫苗。该疫苗免疫基础程序为两剂次,间隔一个月,接种对象为6月龄至5岁儿童。它属于第二类疫苗,可自愿自费进行接种。”

  郭慧再次提醒各位家长,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不能预防其它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注意个人卫生仍是重要的防病法宝。

  如何安全规范接种疫苗?

  如实提供孩子健康状况,接种后观察30分钟

  在预防接种中,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郭慧提醒说,在孩子接种前,家长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在接种疫苗之前,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儿童有无急性疾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等情形。”郭慧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避免儿童在接种过程中发生意外,我市疾控中心根据省卫生厅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服务水平等一系列文件,合理规划了预防接种单位设置和人员配置,在安排预防接种服务周期、预防接种告知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

  例如,在新生儿接种疫苗前,家长需配合接种人员,做好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提供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包括出生时是否足月顺产、出生体重多少,新生儿出生评分情况,有无先天性出生缺陷,是否现患某种疾病等等,以便接种人员正确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并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郭慧补充说:“同时,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家长孩子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此外,在预防接种前,家长应当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并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患发热、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者、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对疫苗任何成分过敏者,不能接种疫苗或待症状缓解、恢复健康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免疫接种。”郭慧提醒说,儿童接种疫苗后,应在预防接种单位观察30分钟。回家后应该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

  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一般反应2—3天可自行恢复

  疫苗可以有效地保护儿童的健康,建立免疫屏障,但是疫苗毕竟是一种异物,少部分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些反应,如低热、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出现了这些不良反应后,家长该如何护理呢?

  对此,郭慧说:“首先,让我们先了解接受疫苗后,宝宝有哪些不良反应。多数情况下,宝宝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发热、流鼻涕、头晕、头疼、腹泻、腹胀、食欲不振、注射部位红肿、疼痛或出现硬结等炎症反应,这为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一般反应,这类反应往往不需特别处理,一般2~3天可自行恢复。极个别宝宝由于个体差异,如过敏体质者,接种某种或某些疫苗后可能发生与一般反应性质及表现均不相同的反应,如无菌化脓、皮疹、颜面部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变态反应,这为异常反应。”

  对于没有异常反应的儿童,郭慧建议,孩子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3天内最好不要洗澡;在家注意保护宝宝接种部位,保持清洁,以防污染物进入而引起感染;在家多给孩子喝开水。

  如果孩子疫苗接种后,出现体温低于38℃,或伴头痛、恶心、流鼻涕等一般症状,无须特殊处理,或给孩子做物理降温,一般经物理降温后,孩子的体温会恢复正常,头痛、恶心、流鼻涕等症状也会随之消失或者缓解。如果孩子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若症状较轻,且红肿部位的直径较小,可给孩子穿清洁柔软的衣服及勤换衣服,同时避免宝宝用手去抓炎症性部位。但若孩子的炎性反应较为严重,除了勤换衣服外,还应该用干净的热毛巾来敷注射的部位,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直至炎性反应完全消失。

  “如果孩子在接种疫苗后,发生持续发烧(38.5℃以上),且高温不退,或者接种部位出现了化脓,或者出现较为严重的皮疹,那么家长一定要及时送孩子去医院治疗。”郭慧说。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