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寒潮来袭 如何预防冻疮?如何科学取暖?听专家怎么说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数九寒天,稍不留神“冻疮”就会找上门来,特别是“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的魔咒似乎非常灵验,让不少患过冻疮的人苦不堪言。如今,“世纪寒潮”即将到来,如何预防冻疮、一旦患上了冻疮应该怎么办、如何科学取暖等问题开始困扰人们,为此,记者咨询专家,为市民支招。

  案例一:皮肤裂“口子”用胶带裹缠?

  昨日,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一到冬天,她母亲的手指就会出现不少裂开的口子,有些口子不仅深还渗血水。往年,她母亲都选择用医用胶带缠裹的方法对付,有时候十个指头无一幸免地都被缠上。不过,一做饭,一沾水,手上的胶带就湿了,母亲只好撕下来重新更换,撕扯胶带带来的疼痛,让母亲无以言表。

  去年冬天,她从同事那里了解到,可以在手上涂抹甘油,然后用保鲜膜裹住,十几分钟后再将保鲜膜取下来。不过,她母亲试过后,效果并不理想。

  医生:治标不治本

  “这种情况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赵建斌表示,入冬以后,手足远端营养不够,同时老年人皮脂腺功能衰退导致皮肤干燥,此时在物理牵拉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裂口子”的现象,这在医学上称之为“皲裂”。除此之外,女性多承担做饭、洗衣的重任,在化学洗剂(洗衣液、洗衣粉、洗洁精)的作用下,刺激皮肤出现红斑、脱屑等皮炎湿疹的改变,这也是不少家庭主妇常出现皲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赵建斌主任表示,多年患有皲裂的中老年人不妨增加以下营养,适当吃些猪肉、羊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保持皮肤的水分和弹性。同时注意手脚保暖,经常用温水泡一泡,多外搽一些油脂性的护肤品,比如尿素维E霜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吃点利水渗湿的薏仁或者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比如,绿叶蔬菜、豆类等。但是一旦患上了皲裂,不建议使用胶带、或保鲜膜裹缠,这样做表面上看,起到了止痛的效果,事实上“治标不治本”。所以,一方面注意保护皮肤,避免直接接触洗衣粉、洗涤剂等刺激皮肤的化学物质,同时坚持使用润肤性霜剂或软膏,使皮肤不至于过度干燥。如果短期不能改善,应尽快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寻求专业帮助。

  案例二:冻疮使用民间偏方?

  市民周先生表示,以前,每年冬天,他的脚就会出现冻疮,流血流脓让他痛苦不堪。今年一入冬,他就向周围的邻居打听有无预防冻疮的偏方。一邻居告诉他,用干辣椒加水反复煮开,待水温降至50度左右时,泡手泡脚一个星期就会好。他试验了一下,起初感觉还挺管用,不过那滋味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后来他也没有坚持下来。极寒天气马上就要来徐州了,不知道自己的脚能否安然过冬,这个偏方到底管不管用?

  昨日上午,记者在街头随机询问10位市民,除了4位市民表示不知道外,其他6位市民均给记者提供了他们所知道的民间偏方。这些偏方分别为:用煮熟的萝卜片热敷、干辣椒煮水泡手或脚、用雪擦拭冻伤处、用姜或蒜涂抹患处、用猪油按摩,以及用煮熟的猪血涂抹等。

  医生:小心偏方加重病情

  对此,徐医附院中医科主治医师任玉乐表示,市民给出的这些偏方看似不同,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可归结为热敷、按摩、冷刺激等,其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冻疮处血液流通,加速血液循环,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但是这些方法仅仅适用于冻疮生成前或者冻疮初期,从而起到预防和缓解的作用。一旦冻疮出现肿胀、渗水等症状,这些偏方不仅不起作用,反而会污染、刺激伤口,加重病情。特别是受冷后马上用热水刺激,会增加血管的膨胀,渗出物会更多,加剧肿胀和瘙痒。

  “湿冷是诱发冻疮的主要原因。”任玉乐医生表示,天气寒冷,热量极易散发,从而影响血管的收缩、舒张功能,如果再加上潮湿的外部环境,此时处于血管神经远端的部位或者裸露在外的部位就极易形成冻疮。比如,手、脚、耳部、脸庞等部位。值得一提的是,冻疮偏爱于小孩和女性,这不仅和他们本身的体质有关,还和生活习惯有关。对于小孩来说,他们本身的血液循环系统发育不完善,在加上自我保护能力弱,就易形成冻疮.。特别是大冬天跑得满头大汗的孩子,如果家长不注意及时擦干,就极易形成冻疮。至于女性,血液循环相比男性较差,再加上不少女性喜欢穿短裙、紧身衣、长靴等,从而加重血液循环障碍,成为易发冻疮的人群。

  “冻疮为什么极易复发?”针对记者的疑问,任玉乐表示,这是因为冻疮愈后可能有瘢痕形成,而瘢痕组织的血流循环能力差,来年再遇到寒冷天气,就易复发。但只要做好防护、注意保暖,多做手足部位的运动,让皮肤保持干燥,就能杜绝复发。如果只是冻疮,皮肤没有渍破、渗出的情况,可坚持热水洗泡治疗冻疮。每天用热水洗、泡冻疮部位,温度以能够忍受为度,逐渐升高。如果不觉得烫,越高越好,先洗后泡,每天半个小时左右.2、3天即有效果,一般6、7次即可痊愈。对皮肤皲裂亦有良效。

  案例三:暖手宝取暖引发“火激红斑”

  46岁的赵先生家住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碧螺山庄小区,由于冬天有胃寒的毛病,所以一入冬,他就买了一个暖手宝,晚上睡觉时将充好电的暖手宝放在胃部暖胃。刚开始几天,胃寒的毛病的确减轻了不少,可是随后几天.他发现胸口出现大片红斑且持续不退,他非常紧张。到医院就诊,被医生告知患上了“火激红斑”,而问题就出现在他使用的暖手宝上。

  医生:局部受热引发毛细血管扩张

  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赵建斌告诉记者,“火激红斑”是由于长期局部受热引发毛细血管扩张造成的,常见于用热水袋局部热敷,或经常进行烤火取暖,或长期用红外线照射的局部。临床表现为皮肤充血,继之呈毛细血管扩张性网状红斑,反复发作则红斑明显,呈深红、紫红或褐色,最后呈现网状色素沉着,经久不退。

  赵建斌主任表示,近年来,因为使用取暖器不当,造成局部皮肤长期受热引发“火激红斑”的患者明显增多,而且女性远高于男性,多见于躯干、四肢等。如果是早期病变,病因除去后,皮损可逐渐自行消退。持续不退者,可以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寻找专业治疗。赵主任提醒市民,冬季取暖应该适度,不要将取暖器温度调得过高,特别是不要久坐不动,导致某一部位皮肤长时间受到炙烤。

  案例四:“糖尿病”患者泡脚被烫伤

  市民陈大爷,今年70岁多岁,家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年11月份,他觉得脚部总是异常冰冷,于是在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而,总是不能从水盆中感觉到温暖的他,便一直加着热水,直至双脚被烫得通红,他才以为足部的“寒气”散去。可第二天起床,他却发现脚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泡,有的已经破裂,流出了淡黄色的液体。于是,他急忙前往附近的仁慈医院。

  医生:糖尿病足患者不要用过热的水泡脚

  为啥老人在洗脚时被烫伤都没有发现?仁慈医院烫伤科的杨帆医生表示,陈先生有七八年的糖尿病病史,他这个情况应该是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足。糖尿病经常使下肢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致使局部血液供应不足,这是老人经常感觉到足部冰冷的原因。糖尿病足的症状是常有下肢发凉、麻木,腿部“抽筋”。陈先生就是因为足部麻木严重,触感降低,所以在泡脚时候没有明显的感觉,这便是导致陈先生被烫伤的原因。

  杨医生提醒,糖尿病足患者不要用过热的水泡脚。正常人脚一接触烫水,就会马上缩回来,这是一个保护机制。而糖尿病足患者的温感很差,往往会被烫伤,起水疱。水疱一旦破溃感染,就是严重的糖尿病足部溃疡。冬天热水泡脚,水温不能超过37C。泡足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特别是脚趾缝间要避免擦破。擦干后涂上润滑油,以保护皮肤的柔软性。

  冻疮防治小贴士

  1、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2、注意防冻、保暖防止潮湿,不穿过紧鞋袜;

  3、受冻后不宜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烘烤;

  4、伴有其他相关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5、对反复发作冻疮者,可在入冬前用亚红斑量的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局部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