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医附院成功开展淮海区首例帕金森外科手术疗法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 12月19日,徐医附院神经外科高文昌副主任医师成功开展帕金森氏病的脑内核团深部电刺激(DBS)及脑内核团射频毁损术。术后患者症状即刻消失,手脚活动自如。外科手术治疗帕金森氏病在淮海经济区尚属首例。此项手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淮海经济区功能神经外科的空白。

  帕金森氏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以震颤、运动活动起动困难、姿势反射丧失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我国居民患病率为44/10万。目前已知黑质和纹状体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主要治疗措施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口服美多巴治疗,长期服用美多巴后会出现各种运动障碍,以“开-关现象”和“剂末运动不能”最多见。不少病人可出现失眠、焦虑不安、忧郁、幻觉、妄想、狂躁等。

  据高文昌副主任医师介绍, 帕金森氏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有两种方法:脑内核团深部电刺激(DBS)及脑内核团射频毁损术。脑内深部核团毁损术,也称“脑细胞刀”,是利用立体定向技术,精确定位脑内深部核团,利用微电极记录单细胞电生理信号的特点验证靶点的准确性,利用温控射频技术达到毁损核团目的。脑深部核团深部电刺激(DBS)也称脑起搏器,是将刺激器植入脑电深部核团进行弱电脉冲刺激,抑制引起帕金森症状的异常神经电信号,从而消除帕金森的症状,使患者恢复自如活动和自理能力。

  71岁的患者郑女士患帕金森氏病已13年多,症状以左侧肢体及右下肢颤抖为主,服用美多巴及吡贝地尔治疗效果逐渐无效,并出现美多巴的并发症如“开关”及异动现象,运动减少或运动不能,僵直,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无法正常睡眠,整个家庭也被搅得不得安宁。

  在院长徐开林教授的关心支持和神经外科主任于如同教授的指导下,高文昌副主任医师对患者进行了充分的综合评估,最终决定对患者脑内丘脑腹中间核(Vim)用“脑细胞刀”进行毁损。12月19日,手术按计划开展,将毁损电极置入Vim核,经微电极验证靶点准确性,因是局部麻醉,经可逆性刺激患者症状消失,再进行温控射频毁损。术后患者症状即刻消失,手脚活动自如。

  据悉,帕金森氏病外科手术的开展在淮海经济区尚属首例。高文昌副主任医师开展的此项技术填补了淮海经济区功能神经外科的空白,标志着徐医附院神经外科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除此例技术之外,徐医附院还可开展多项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如:肌张力障碍、精神性疾病(顽固性强迫症、药物无效性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厌食、抑郁症等)、癫痫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