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首届“十大医德标兵”事迹报道之十:纪凤银

  全程导医网 天使风采江苏省睢宁县姚集镇石碑村卫生室纪凤银同志的先进事迹材料

  扎根乡村奉献爱 恪为村民守健康

  纪凤银,姚集镇石碑村卫生室室长。自1966年以来,他扎根农村,守护着村民的健康,从未出现过责任性差错。

  2010年阴历除夕夜,姚集镇中心卫生院收进一位特殊的急诊病人。他本人就是乡村医生,当天晚上在卫生室加班整理全村一年的新农合报销情况。在为一名急诊小儿取出了塞进鼻孔的花生米后,他自己却因连续工作过度疲劳晕倒在医疗室门口。初一早晨,赶来探望他的村民挤满了卫生院……这位病人就是石碑村的乡村医生纪凤银,他为何受到乡邻们如此这般的牵肠挂肚?乡亲们的议论道出了内情:

  2008年秋收季节,村民武家良家招待帮工的邻里时,误用桐油炒了菜,导致9人中毒。纪凤银立即就地抢救并请上级卫生部门支援。一天一夜抽不出空歇息,直到中毒者全都康复回家,他才感觉到饿。村民魏贤英因婆媳矛盾服了农药,纪凤银不仅挽回了她的生命,还苦口婆心劝解婆媳俩言归于好。还有肺结核患者程新文,纪凤银曾在秋冬之际,风雨无阻天天上门送药,看服下肚,使得程新文能康复后和乡亲们共同致富……

  村里人都知道,这几十年来纪凤银不论天气如何,白天大部分时间走在乡间小道,为孤寡、危重病人送医送药上门,走村入户发放儿童接种通知单、看望留守儿童,而夜晚则要守候在卫生室为患者诊疗。多年来石碑儿童免疫接种率年年第一,百余名身患重病的乡亲在老纪的呵护下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

  一天天,一年年,纪凤银都是在平凡的乡村卫生室岗位上为全村的乡亲们诊病治疗,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雪絮飞扬,只要一声招呼或者一个电话,纪凤银都会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诊治。他的人生信条就是:是医生既然穿上白大褂,就要尽到自己的职责,既然当上乡亲们平安健康的守护神,就要时刻有一份担当之心。是的,48年的白衣天使之路,纪凤银一直在认真的走好每一步,救死扶伤,把解除乡亲的病痛作为人生最大的追求和目标,这就是纪凤银最朴实的品德。

  翻开纪凤银从医40多年的履历,让乡亲们有口皆碑的事例如繁星点点,像珍珠串串。1986年村民韩光文患尿毒症找纪凤银诊治,尽管韩光文当时家涂四壁,生活艰辛,但纪凤银一连为他挂了204瓶兑药盐水,使韩光文的病情得到阶段性稳控,这期间有人善意的提醒纪凤银说:他光输水没钱掏,你这医院想开砸咋的?但纪凤银的观点是:我作为医生该尽的职责必须尽到,对病人的怠慢就是失职失责,无论他有钱无钱,我该给治疗还得给治疗。就这样到韩光文病逝,总共欠了2000多元钱的药费,让当时收入低微的纪凤银为他垫付了两年才把这笔账冲平。

  2000年秋,石碑村小王庄的五保老人王为柱双目患上白内障,基本已达到失明状态,为了帮助老人治疗,纪凤银亲自三趟到县残联和县红十字协会为他争取免费手术名额,又坚持在王为柱手术期间临床照料,直到老人恢复视力,生活能自理后纪凤银的心里才像一块石头落了地。

  2010年夏收季节的一个傍晚,石碑第二生产组的壮劳力王怀保因劳累过度,患上突发性脑溢血不省人事,急需送县院治疗,当家主冒着雨找到纪凤银时,他正发高烧服了药躺在床上,一听说王怀保患病九死一生,他猛然起身迈上风雨中的乡村路旁,爬上护送病人的汽车,连夜将病人送到县人民医院,由于转送及时,加上途中护理得当,病人王怀保得到妥善的救治转危为安,如今,王怀保逢人相告,我这条命多亏了纪凤银医师的鼎力相助才捡回来,乡村医生在身边,人家懂个啥病咋护理,要是让门外汉瞎折腾不死也得去层皮啊。

  小荒庄的朱梦久老人患上老年痴呆症偏瘫在床,家属朱杨氏也年老体弱无法照料老人的起居生活,在老人临终的三年里,纪凤银医师几乎每天都要利用下班时间赶到他家,除了按摩和护理老人服药外,他还要伺候老人翻身大小便,老人夫妇说:这比亲儿子还亲啊……

  一桩桩感人的事例,一件件全心全意为病患者服务的故事,一直在石碑村乡亲们中间传颂,虽然都不是感天动地的大事,但从一串串平凡的小事中,能折射出纪凤银医师的良好素质和为病患者服务的赤子之心。他也曾靠一把草药一根银针为乡亲们解除病痛,他也曾为防治流行病,为一户户村民送药上门,就是这样平平淡淡,他无怨无悔,就是这样日复一日与病人和药物打交道,每天都是他的新起点。他曾累到路旁过,他曾因出夜诊被狗咬伤过,他也曾因出诊被农用车撞伤过,对这些,纪凤银泰然处之。他说,这就是乡村医生的工作特色,流动的乡村救治路上,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这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就是扎根在乡村的群众中间,我愿乡亲都健康。

  40多年来,纪凤银所在的石碑村卫生室从未出现过因误诊而发生的医疗事故,也从没有出现过因医疗条件受限不让患者及时转院的事故,他从不把金钱利益看得很重。他只有一颗人道主义之心来护佑一方乡亲们的身体平安。

  在农村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过程中,纪凤银坚持到乡亲们中间宣传这项政策,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疑问,使石碑村2628名符合参合条件的群众百分之百参加,这一成绩居全镇各村之首。新农合施行后,纪凤银十分注重保护村民集体的权益,不徇私情,不开大处方,不延误报销,哪怕是几分钱也要款账两清。他的外甥朱德刚患牙周炎,专程从外村来找舅舅治疗,然后提出报销药费;他的亲嫂子与商贩打架受伤,花掉药费1500多元也来找他报销。纪凤银把新农合的相关文件规定念给他们听,一分钱也不给报,气得两位亲戚“火冒三丈”。

  纪凤银身在偏僻乡村,但他有一颗善良奉献的爱心,汶川地震、玉树泥石流他捐款1000元;本镇蛟龙村儿童李严患有白血病他捐助300元;石碑村群众王康顺家遭火灾,他义不容辞的捐助500多元,并免费为其治疗烧伤。2001年冬,一名河南的流浪者游荡到石碑村突发高烧不省人事,纪凤银得知后,义无反顾地为其精心治疗,并免除全部药费300多元。

  2007年高温酷暑时节,为了创建县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年近六旬的纪凤银连续3个月吃住在卫生室,白天同工人一起干活,晚间还要为病人服务,一日三餐、换洗衣服都是家里人给送来。当服务站最后通过验收并得到上级高度肯定时,本来就瘦弱的老纪变得更加黑瘦。

  说到乡间事,谈起乡村医生这份职业,纪凤银自有万般感慨。给乡亲们医好了病痛,内心宽慰;行医中也碰到不少恼人的事,倍感艰辛。从乡间过去的泥泞小道变迁到现在平坦的水泥村路上,他走过不知多少来回;从过去乡邻们低矮破旧的茅草屋到现在新农村的农家小楼里,总少不了他出出进进的身影。苦在其中,乐在其中。这,就是一名普通乡村医生坚守农村卫生一生的情怀。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