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囊肿和平时吃巧克力有关吗?

  徐女士因房事疼痛和婚后未孕而来到医院,医生经检查后说她得了卵巢巧克力囊肿。徐女士平时酷爱吃巧克力,她问医生自己得了这种囊肿是否与平时吃巧克力有关,医生听后笑着对她说,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那么,巧克力囊肿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在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是不会长在盆腔中的。如果盆腔内有异位的子宫内膜生长,而且每月也有一次月经样的出血,这些血液成年累月地积聚在盆腔等处而成为囊肿。日久天长,囊内的水分吸收,血液浓缩成黏糊状,颜色像巧克力样的深咖啡色,所以给它一个形象化的绰号,叫“巧克力囊肿”,这在医学上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这种囊肿最容易发生在卵巢上,因此也叫卵巢巧克力囊肿。

  巧克力囊肿好发于三四十岁的中青年妇女,发病率约为20%左右。尽管该病的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肯定与吃巧克力无关。主要是由于月经期子宫内膜碎片脱落,由于引流不畅,不能全部从阴道排出,少量的碎片经输卵管向盆腔倒流。又因卵巢和输卵管的开口处接近,使这些内膜碎片种植在卵巢表面和输卵管周围,这样,就发生了巧克力囊肿。凡是可影响月经血排出体外造成经血倒流的,如阴道闭锁、宫颈口狭窄、多次人流后宫颈粘连、月经期性交以及经期使用阴道棉塞而不及时更换等,以致使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向卵巢处逆流,这样便会发生巧克力囊肿。

  这种病有哪些表现呢?一般来说有痛经,经血量改变、性交痛和不孕等症状。在月经初潮出现后最初几年可以无痛经,但在数年后便可出现,并且进行性加剧,而且服止痛片无效。经血量的改变,既可表现为月经量的增多、月经周期的延长,也可出现点滴出血。性交痛是发生在阴茎顶入阴道深处时,有时甚至因疼痛而不敢性交而被误诊为由精神因素引起的“性交恐惧症”或“阴道痉挛症”。由于输卵管有粘连,妨碍了卵细胞的输送,从而造成不孕。据统计,在不孕症的妇女中,约有1/5~2/3不能生育。如果您正处在生育年龄,出现逐渐加重的痛经,同时伴有性交疼痛,甚至婚后多年未孕,就应想到有罹患此病的可能,需去医院妇产科检查一下。有些妇女虽已生过孩子,但仍有患本病的可能,切不可麻痹大意。

  治疗应该根据病人的年龄大小、病情以及是否需要生育等情况来决定采用药物还是手术。

  如果需要生育的,可服用药物“丹那唑”。服药半年,造成药物性绝经,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输卵管的粘连得到部分松懈,停药后便可恢复排卵和月经,也可以采用手术分离输卵管的粘连处,切除病灶这两种治疗。对病情轻的女性来讲,经治疗后受孕率可提高到70%,如果病情严重,受孕率就没有这样高了。

  如果已经有了孩子不需要再生育了,可选用甲基睾丸素、妇康片或妇宁片,每月服药22天作周期治疗。用药后可使痛经减轻。也可服用大剂量的妇康片或妇宁片,连服半年,使停经半年,以减轻症状。对于年龄较大、症状较多,同时病灶又多的妇女可采用根治手术切除子宫、输卵管和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