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徐州市一院施海:不负韶华 不辱使命

  全程导医 徐州天使风采:施海,徐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现任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副主任。

  我叫施海,是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副主任、内科第一党支部书记。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担任徐州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用忠诚与无畏为党旗增辉、为党徽添彩,是我的初心。

  2020年1月23号,武汉封城。25号,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决定选派全国医务工作者驰援湖北。我第一时间向院领导请战。作为一名有着20年医龄的呼吸内科医生,我深知疫情的凶险,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本来就是医者的责任。作为一名有着25年党龄的党员,当国家有难,不畏艰险、挺身而出、投入战斗,更是一名党员的使命!

  面对白发苍苍的父母,面对同为医务工作者的妻子和一双年幼的儿女,我也有难以割舍的亲情与牵挂。但是,疫情就是命令,无数的生命在呼唤我们!大年初二,本该阖家团圆的时刻,我告别了父母妻儿,率领全队23名队员“逆行”出征,驰援武汉。

  我们的战场是江夏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三科。医疗队到达时,我们面对空无一人的大街,人满为患的病房,慌乱疑虑甚至恐惧害怕的病人,这一切不再是小说里的描写,而是残酷真实的现实。更为糟糕的是,很多当地的医护人员已经身心俱疲,有的还感染了新冠病毒被隔离。危机关头,群众看党员、队员看队长,作为带头人,我的一言一行事关全队。唯有自身站在前、冲在先,才能稳住大家的情绪,才能顺利开展救治。

  紧,但不能急;忙,但不可乱。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带领全队认真学习最新的治疗指南,并严格考核院感防护流程。同时,积极配合医疗队的院感专家,指导病区修建隔断,建立“三区两通道”,为队员备齐防护用品和生活物资。我把22名队员带出来,就要平安地把他们带回去。每天进病房前,我都反复叮嘱队员仔细检查防护装备,严格遵守防控流程,及时了解队员们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同时,密切保持与后方的联系,为大家协调解决家中的实际困难,使每一名同志都能后顾无忧、全身心地投入高强度的战斗中。

  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斗。“只有武汉平安了,湖北才能平安;湖北安全了,全国才能安全”。当党旗与红十字一起飘扬,我们的身上就充满了力量。没有炮火和硝烟,没有刀光和剑影,但与病毒的白刃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我时刻紧盯治疗指南的调整,及时搜集各种相关资料和最新经验,科学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案应用于临床,合理针对每个病人进行个性化治疗。对于疑难病人,我在每晚的省队例会后,继续和有关专家深入探讨,进一步完善检查治疗措施。对于危重症病人,我和队员们时时关注患者的各种数据变化,及时作出预判调整。小心谨慎处置每一次危机,争分夺秒抢救每一个生命。

  一个班下来,护目镜里全是水珠、内衣也全被汗水湿透。但看到病人一双双渴望治愈的眼神,听着他们对医生深切期盼的话语,所有的苦和累都消之于无形。我深知,隔窗的一望,会让他们心安,因为有我们在,他们的心里就会感觉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截至接管病区病人清零,我们的战斗历时52天1248个小时,徐州医疗队累计收治新冠确诊及疑似病例330余人次,占江苏医疗一队管理病人总数的1/4,其中病重76人病危33人,几乎所有的病人均治愈出院或者好转后转至医学隔离点。

  2月14号,一对当天康复出院的情侣真诚地对我们表达:“结婚时,江苏的医生无论在哪里,一定都要让你们吃上喜糖!”是的,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多少风雨交加的时刻,但风雨从来不能阻挡前进的脚步,我们终将迎来阳光灿烂的日子。

  离开武汉的那一天,武汉人民十里相送。隔着口罩,大家甚至还不知彼此真实的面容,但那一刻,生死相依的情谊,已经紧紧地把所有人的心连在一起。

  我们的辛苦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市卫健委的高度肯定,陈伟同志被评为江苏省最美医护工作者,我和赵伟等同志被省人社厅和卫建委记功,王贺、房娜等同志被嘉奖,徐州赴武汉应急医疗队被评为先进集体,我和杜永亮等12名同志被市卫健委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赵伟、李赞等17名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王辉、井权等10名女队员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前后方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援下,同志们圆满完成了支援武汉的光荣任务,于3月18号安全返回徐州,经过两周的隔离和核酸检测,确定队员全部零感染。

  众志成城,死神却步,万众一心,战无不胜。作为党员、作为医生,庚子之春,我们不负韶华;武汉之战,我们不辱使命。“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在苦难而厚重的中华史册里,请记住,举国同心写下的这一段热血篇章。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

  来源:先锋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