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精神卫生人员--医学专业领域的“弱势群体”

精神卫生队伍建设旧愁未除又添新忧

  全程导医网 健康焦点:收入低、风险高、不受重视。长期以来,精神卫生人员被视为医学专业领域的“弱势群体”。随着公众对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精神卫生法草案对精神卫生人员的专业素养、人员配置提出更高要求,这支队伍正面临新的挑战。

  ■旧愁:各级防治机构都缺人

  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一疗区主任陈燕梅觉得最近自己和同事们的工作状态就一个字:忙。

  陈燕梅所在的医院是青海省唯一的精神病专科医院,承担着全省500多万人口的精神卫生工作,全院精神科医生36名,陈燕梅是其中之一。她负责的疗区主要收治男性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现有病床60张,经常处于满床状态。疗区包括2名主任在内,共有医生5名,由于还承担社区指导、外出会诊等其他工作,实际管床的医生仅2名;护士17名,其中男护士6名,因为人手紧张,今年上半年男护士几乎都放弃了休假。

  “病人越来越多,科里人手越来越不够,全靠大家咬着牙坚持。”陈燕梅说,以前很多农村病人因为没钱治病只能被锁在家里。随着新农合等各种医保制度的推进、国家对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免费救助力度不断加大,患者的就医需求也随之迅速增长。来住院的病人更多了,可医生被“抽走”的时候也更多了。“因为省里其他医院没有精神科,我们的医生每周得有两三次去综合医院会诊。”

  更让陈燕梅感到压力大的是,这种人手紧缺状况短时间内不大可能得到缓解。

  “一疗区最近一次招来新医生还是5年前,去年招了一名男护士,今年也走了。”陈燕梅说,进不来新人,除了编制问题,还因为收入低、风险高。陈燕梅的月收入3000元出头,是全科最高的,但和她在其他综合医院工作的同学比起来,“还是少了很多”。有资料表明,精神专科机构医务人员的收入仅为同级综合医院的1/2~1/3。

  和青海省比起来,吉林省精神卫生人才的“家底”要殷实很多:截至2011年年末,全省共有16家精神卫生机构,精神科专业医护人员共计1931人。

  作为全省精神卫生机构龙头单位的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副院长刘慧君说:“全省依然面临精神卫生人员数量不足的难题,9个地级市中还有1个没有精神卫生机构,县以下更是空白。”

  吉林省精神疾病防治办公室主任朱韶敏对“基层缺人”的感受更为具体:由于基层没有精神科专科医生,每年一次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工作,常常从省里的医院抽调人员。

  8月16日,刚刚在四平市公主岭镇待了一个月,带队排查登记1000多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朱韶敏,又一次带队到四平市梨树县小城子镇开展排查工作。小城子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汤克峰告诉记者,目前卫生院搞精防的人员都是兼职,主要负责病人的管理、随访,患者看病得到市里去。

  卫生部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有精神专科医师20361人,每10万人平均有精神科医师1.53名、精神科护士2.65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社区防治人员严重不足;专业人员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且集中在专科医院;精神科医师中,85%以上服务于精神专科医院,在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的不足20%。

  ■新忧:数量要增加 水平须提高

  卫生部的另一项调查显示,目前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的排名已居首位,现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约1600万人。鉴于此,政府层面已对精神卫生人力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卫生部日前公布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2-201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1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精神科门诊;95%以上的县(市、区)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应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全科医师或护士承担精神卫生防治任务。

  正在审议之中的精神卫生法草案则对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业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如要求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作为专业技术核心,要承担对其他综合医院和社区的指导培训责任;对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要更为严格、规范等。

  “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如何由‘监禁式’转为‘开放式’,如何避免患者‘被精神病’,都在考验着这支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郝伟教授说,“作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重要一环,社区精防工作专业力量尤为薄弱,兼职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早期识别和诊断,患者耽误一两年也就难治了。”

  “重性精神疾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刘慧君提出,面对这些特殊患者,精神科医生“情、理、法”都要把握好,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懂法律、善沟通。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说:“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规章制度对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社会大众对精神卫生服务内容、标准的需求也在增长,没有一支强有力的专业队伍,很难完成这些任务。”

  ■对策:多管齐下破解人才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