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云龙区在防治结核病的具体实践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城区结防工作发展模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确保了结核病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 城区结防工作的特殊性
一是市辖区的经济社会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城区结防工作模式不能等同于县级模式,要结合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行,寻找最适宜城区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的模式。
二是市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设结核病门诊,各区结核病人统一由城区结核病门诊部收治,因此,在结核病人的发现、转诊和治疗上,城区与县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是结核病人归口管理工作是结防工作的重要方面,而市辖区医疗机构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城区居民生活的隔离性给结核病的归口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需要针对城区结防工作的特点,机智灵活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开展城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
二、云龙区在创新城区结防工作模式方面的做法
一是完善结防组织体系。 着力构建“一个中心(即区CDC)归口管理,一点一院治疗(城区结核病门诊部和传染病院)定点治疗,依托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DOTS全区覆盖”的城区结核病防控体系。结核病防治队伍改变过去过于专一的形式,依靠“二级政府(区和办事处),三级网络(区、办事处、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整合所有卫生资源,串联防保、呼吸科、放射、CT、痰检、病房、病案等科室,形成多元结构的结防组织网络。
二是强化结防队伍素质。 DOTS策略的实施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而区级疾控中心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往往成为制约工作开展的瓶颈。采取以下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不断增强服务的主动性,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真正做到以群众之心为心、以群众之利为利,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结防事业。
三是加强结核病人发现、报告和转诊。 制定并下达全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目标,卫生局与各级医疗机构签订结核病防治目标责任书,并在加强结核病归口管理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结核病报告、转诊任务列入医疗机构年度考核目标,对完成任务不好的单位,取消年终评先资格。其次,每年组织不少于两次的结核病归口管理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全区通报。第三,加强对医疗机构有关业务人员的培训。第四,实行医疗机构结核病报告、转诊首问负责制,用制度规范措施落实。
城区卫生防病各项业务工作之间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在确保单一防病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努力实现结防与多项业务工作的交叉融合,从而达到各业务工作之间互相促进的目的。利用计免接种日宣传结防政策;与慢性病防治结合,通过开展居民健康监测和慢性病重点人群筛查发现结核病人;与学校卫生结合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由学生将结防知识传递给家长;与职业病防治结合,对职业病重点人群的监测和筛查等工作的开展对提高群众健康知识水平、有效发现结核病人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四是探索创新督导管理模式。 针对结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大量的实践,逐个突破,并不断总结评估,积极探索创新管理的方式方法。根据城区结防工作实际,实行“家庭关爱,社区督导,CDC统筹质控”的DOTS管理方式。在落实病人治管上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坚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从而增强了病人对政府结防政策的支持理解和接受治管的配合度。对结核病患者实行家庭和社区督导的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服药和痰检还加入了营养保健、心理辅导、关爱感恩和人际关系等指导,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城区结防工作的内涵。建立了督导员绩效考核制和病人考评督导员制度,对生活困难病人积极协调政府部门给予关怀救助,对拒不配合的患者采取协调社区居委会联动教育的方式开展追踪和督导,以上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