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王国强 :构建中医特色防保服务体系

    “治未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上个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已由“以治病为目的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这一重大转变,至少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由治病的医学转向保健的医学。二是由关注人的疾病转向关注人的健康。三是在重视科技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文关怀。随着医学目的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治未病”理念与实践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开展“治未病”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是落实国家“人口与健康”战略,使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重要举措,也是摆在中、西医学面前的共同任务。开展“治未病”工作,能够防患于未然,使人们不生病、少生病或延缓疾病的发生,不仅可以减轻医疗卫生负担,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健需求,维护和促进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开展“治未病”工作,既是继承中医药学术、彰显中医药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的重要途径,更是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治未病”工作的深入开展,必将使中医药的服务对象由以病人为主拓展到病人、亚健康人和健康人,服务范围由医疗为主拓展到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各方面,中医药活力将进一步增强。
    对“治未病”实践的探索
    在中医学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治未病”实践一直贯穿始终。从马王堆的导引图,到华佗的五禽戏,以及后世医家倡导的包括运动、饮食、心理诸方面的系列养生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养生文化。对此英国学者李约瑟说:“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在吴仪副总理高瞻远瞩提出开展“治未病”工作的要求后,我们从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平台、运行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治未病”思想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上海、浙江、广东、广西等地的中医医院试点稳步推进,上海、广东还在全市(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治未病”试点,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昆仑?炎黄公司组织专家创造性地提出了体现“治未病”思想,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一体的新型健康保障模式,在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平台建设、运行机制上积极探索,为开展“治未病”试点提供了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机制。
    对“治未病”发展的思考
    第一,必须始终把坚持中医药理论和规律,满足群众对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作为第一要务。特别是在工作起始阶段,要抓好试点,树立样板,把握精髓,求真务实,避免一哄而起,力戒形式主义。既不能把一些“治未病”的技术方法简单等同于“治未病”,更不能把“治未病”泛化最终导致庸俗化。
    第二,必须加强“治未病”文化传播与健康信息化建设,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应用“治未病”知识方法自主改善生活方式和健康相关行为的自觉性。
    第三,必须建立健康保障模式与相应的健康服务模式。要努力实现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的转型,以“治未病”理念为先导,将“治未病”方法融入健康监测、分析、评估、维护的全过程。要通过金融契约,探索建立健康保障的防范机制和补偿机制。与此相应的健康服务模式要为群众建立健康状态信息库,为群众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服务。
    第四,积极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政府组织引导、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系统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机制。
    第五,必须提供人力与科技支撑。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指导试点地区和单位搞好试点。开展“治未病”工作不可能千篇一律,应当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治未病”的不同模式和方法。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吴仪副总理所大力倡导的中医“治未病”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伟大实践,一定会为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