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7%的企业家患有各种疾病,人均患病3.2种。更令人惊讶的是,有30%左右的企业家表示宁愿要资产而不要健康
★ 70%企业高管人员感觉承受很大压力,21%觉得承受极大压力;90.6%的企业家处于“过劳”状态
★ 企业家经常出现烦躁易怒、挫折感强、悲观失望的心理症状,居然有42%的企业家选择了“独自忍受,一般不跟他人交流” 日前,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布了2004年12月对杭州部分百万元企业的企业家进行健康体检的结果,令人吃惊的是91.7%的企业家患有各种疾病,人均患病3.2种。更令人惊讶的是,有30%左右的企业家表示宁愿要资产而不要健康。一些经理表示,就是要趁着年轻放手一搏,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然空守着一副皮囊又有什么意思?
粗略透视病种构成显示,高血脂症患病率50%,脂肪肝患病率43.3%,高血压病患病率35%,肝胆囊肿息肉结节患病率21.7%,乙肝免疫阳性患病率18.3%。而高血脂症、脂肪肝、高血压成为企业家们的头号健康“杀手”。
调查显示,目前在企业家中普遍存在高体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胰岛素等代谢综合征或现代病,以冠心病、高血压为例,这些多年前以老年患者为主体的疾病,现在却以企业家和商务人士患者居多。
企业家身体过劳现象堪忧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企业家的健康状况时,不难发现企业家阶层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行业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经营风险压力不断加大。由此,不看病、不检查、不休假、不疗养、睡不足、带病干,长期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在企业家群体中普遍存在。企业家中“过劳”现象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调查显示,70%企业高管人员感觉承受很大压力,21%觉得承受极大压力;90.6%的企业家处于“过劳”状态,76%的企业家认为工作状态紧张。调查还发现,平均每4位企业家中就有一位患有与工作紧张相关的慢性疾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慢性胃炎等。许多企业家觉得内心孤独,甚至个别人产生厌世心理。
日前,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披露了对31875名不同职业人士的调查数据,据负责该项目研究的研究员陈龙说:统计分析表明,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是当前中国各年龄段中感受压力最大的人群;而在企业中,管理中层人员压力排在第一位。研究发现,领导层级越高,身心健康水平相对越低。调查发现10种职业的不同压力中, 企业经理工作和家庭问题压力并列第一,经济压力最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公布的《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十年报告》中关于企业家的生存状态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企业经营者的日均工作时间都超过了11个小时。
一份关于国内经理人痛苦指数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处于“精疲力竭”状态,不少人容易被激怒、发脾气,有强迫意识,有时无法控制自己,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做决定,效率低,易怒烦躁,有的人甚至出现酒精成瘾以及药物滥用现象。
作为企业家,他们是怎样描述自己的感受呢?柳传志曾经说过,“中国的企业家是在沼泽地里进行一场赛跑。”我们过去没有成熟的商业环境,同时还背负着激烈的商业竞争和环境压力。20多年来,企业家在没有规则的环境下取得成功,可以说每个成功者心上都结满了茧子。不少企业家一边探索着成与败,一边还在不断思索着对与错、罪与罚。有企业家在一次沙龙上讲,他经常感到非常孤独。“我最早上班,最晚下班,想那些员工绝对不会想的问题,天天战战兢兢,担心企业明天还能不能做下去。”这种压力很可怕。在各种花环和荣誉的背后,这些人实际上很孤独、很无助。
企业家心理自闭潜藏危机
来自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数据表明,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有1200多名企业家因种种心理障碍走向了自杀之路。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一些年龄在30—40岁左右的企业总经理、厂长所作的调查发现,53%的企业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在2003年所作的《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中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于自己身心健康满意程度的平均值为3.55,相当百分制的71分,一些与工作有关的慢性疾病在企业经营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工作压力相关的一系列生理与心理症状在不少企业经营者的身上出现。“有时出现”或“经常出现”的有关症状比重依次是:“烦躁易怒(70.5%)”、“疲惫不堪(62.7%)”、“心情沮丧(37.6%)”、“疑虑重重(33.1%)”、“挫折感强(28.6%)”和“悲观失望(16.5%)”。当问及“当工作中遇到麻烦、心情不佳时,您最愿意与谁交流”时,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单位以外的朋友”和“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别占47.9%和47.6%,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居然有42%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独自忍受,一般不跟他人交流。”
企业家警惕自我期待值过高
企业家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而触动其心灵的事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最为直接。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心理健康既是健康的重要内容,又对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心理状态又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那么,企业家对自身的利益满意度如何?他们期待的是什么?对未来又有哪些担忧?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近两年组织实施的“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结果看,有70.6%的中国企业家对自身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相对比较满意,而对自身经济地位满意的只有30.9%。
企业家们对“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建立”满意度同样较低,92.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自己的责任与风险没有得到合理的报偿,有74.3%的被调查者认为最有效的激励因素是“与业绩挂钩的高收入”。另外,企业经营者不满足于“月薪”或“月薪加奖金”的收入方式,期望采用现代企业的一些薪酬制度,“年薪制”是最受推崇的收入方式,其次是“股息加红利”与“期权股份”。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自己家庭生活的满意程度较高,对婚姻生活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占40.7%和43.9%。当问及“您退休以后最大的担忧是什么”时,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的选择依次是:“没有足够的社会保障”、“心理失落没有寄托”、“经济收入减少”、“没有满意的社会地位”、“没有便利的生活条件”。其中,国有企业经营者对“没有足够的社会保障”的担忧比其他类型高13个百分点以上。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企业家自我期待值过高,影响企业家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职业压力、生存环境及心理状态应该是主要的。
全社会应关注企业家健康问题
企业家的健康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职业与社会问题的综合反映。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标本兼治,社会方方面面要尽可能地为企业家营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对此,有关专家呼吁,当务之急是针对企业家们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有关方面应对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企业家应当有自己的心理医生,定期、不定期做心理解压按摩。
企业家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有研究表明,企业家的身心健康指数与企业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家的身心健康对企业、对经济建设的健康稳定具有一定的现实及长远意义。因此,关注企业家健康是一种社会责任。
《中国企业家》杂志主编牛文文认为,全世界的企业家同样面临着压力,但发展中国家企业家面临的压力更大一些。先富起来的少数人成为老板、企业家,背负着更重的压力。
他说,通过调查企业家的工作和生活,发现国内不少企业家的压力与日本企业家当年“过劳死”前生活方式十分相似。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呼吁企业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财富观;一方面希望他们学会过“压力下的优雅生活”,做健康企业的健康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