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紧缺影响护理质量 一级护理服务打折扣

 

  黄先生因病在一家大医院住了小半年,每天都支付医院一级护理费。按规定,护士每日应为他洗脚1次,翻身擦背2至3次,但他从没享受过这样的护理服务。由于护士短缺,医院的一级护理纷纷"打折扣"。今天是国际护士节,市卫生局表示将提高本市医院床位护士比,把护士还给病人。
 
   黄先生因白血病入院接受化疗,其住院清单上显示每日收取一级护理费9元。他的妻子告诉记者,护士每天只是量量体温、测测血压和送送药,洗脚、洗头、翻身都是她完成的,护士们也根本做不到每15至30分钟巡视一次。与黄先生有同样经历的患者不在少数。家住丰台区的苏大妈最近因风心病住院,每天要花60元请护工,医院每天的一级护理费也一分不少。按规定,一级护理应该包括每周擦浴1至2次,每日洗脚1次,翻身拍背每日2至3次,口腔护理每天2至3次,按医嘱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或被动活动,每天15至30分钟巡视一次。但事实上,苏大妈享受到的"一级护理"只是打针送药和换点滴。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个病人和家属,绝大多数人并不十分确切知道护士应该为病人做什么,以为翻身、擦身、洗脚、协助锻炼都是病人家属分内事,如果家属照顾不过来,只有花钱请护工。据了解,患者交了一级护理的钱,却没能享受上一级服务,与医院中护士人手紧缺有很大关系。根据卫生部有关规范:二级以上医院的病房病床与护士之间的比应达到1:0.4,但多数医院达不到。调查显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医院护士缺口每年有7000至1万人。一些医院为精减人员,也总是先从护士"开刀"。在一些三甲医院,值白班的护士平均每人至少要负责15名患者,赶上双休日、节假日和夜班的护士则平均每人要负责40名患者。每家医院每年几乎都有一线护士因不堪重负而要求调离护理一线。近两年,一些医院采取合同制或安排一些临时护理人员缓解护理人手紧张现象,但仍不能满足需求。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告诉记者,护士现在每天忙于执行医嘱和治疗性工作,患者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工作仍要靠患者花钱雇护工。

  有业内人士指出,合同制、临时护理人员的出现,会影响到临床护理特别是像器官移植等大手术术后护理的质量,所以要从根本解决问题,必须严格规范医院护理人员编制。对于患者反映突出的"交了一级护理费用,得不到一级服务",北京市卫生局已制定计划,到2010年,要求三级甲等医院普通病床的床位与护士之比应达到1比0.5,重症监护病房床位与护士数之比更是要达到1比2.5到1比3,高于卫生部提出的配备标准。同时,本市今年还将加强护士业务练兵,从最基础的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到ICU危重患者的专业护理,不断提高专业护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