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7万人1一辆急救车 医疗人员缺口达375人

   

    “急救”叫车难、等候时间长、服务不到位———市人大代表柴俊勇说,老百姓对120急救中心的投诉正在增加。经过调研,他发现虽然上海已建立覆盖全市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但是该市医疗急救系统的现状与老百姓院前急救服务需求不适应,有关部门得先“急救”一下急救中心。

    7万人配1辆急救车   

   按照国家《医疗机构标准》要求,每5万人口配1辆急救车。而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生活、居住、旅游的人员近2000万。据了解,2006年全市急救车辆只有278辆,也就是说,在上海每7万人才配1辆急救车,缺口达122辆。此外,由于救护车使用频率极高,一般8-10年就需要更新。柴俊勇摸了一下底,目前全市已有38辆救护车急需更新。
  
    建议:今明两年按标准配足急救车辆,并保持急救车辆的良好状态。
  
    医疗人员缺口375人
  
    2006年底全市急救系统共有从业人员1293人。按每辆急救车配备6人的标准,仍存在375人的配备缺口,因此只能采取人员加班、连班等超负荷运转方式来缓解矛盾。
  
   “仅去年,市急救中心急救一线人员合计加班工作日就达到24500多个。”柴俊勇说,急救医生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承担责任风险大、业务发展受限、待遇低,导致人员招聘困难,上海医科大学本科生基本不愿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去年一年,市急救中心仅招收了2名本市生源。
  
    建议:市编委下达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人员配备标准;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人员收入不低于本市医疗机构同类人员平均水平;对招聘录用外地医科院校毕业生进沪的户籍政策予以特殊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