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口腔医院建院64周年:全力建设区域一流口腔医学高地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六十四载,忽焉已至。

  还有人记得彭城路宽段那栋古朴的三层小楼吗?

  还有人记得那栋砖红色调的欧式建筑吗?

  时光荏苒,“徐州市口腔医院”七个大字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

  如今,承载诸多记忆、走过不平凡发展之路的徐州市口腔医院坐落于淮海西路130号,由小到大、站在了淮海经济区口腔医疗领域之巅,正在努力踔厉奋发向未来,勇毅前行谱新篇。

  01六十四载之变迁

  徐州市口腔医院始建于1958年,当时名为徐州市联合镶牙所,1972年更名为徐州市牙病防治所,1979年更名为徐州市口腔病防治院,1997年更名为徐州市口腔医院。

  “这近四十年的变迁,相信深植在很多人记忆中,因为有很多人都有在彭城路宽段徐州市口腔医院拔牙的经历。”党委书记王鹏来的一席话,瞬间把大家的回忆拉回到上个世纪。

  2004年,徐州市口腔医院喜迁新居至淮海西路,医院业务用房面积从不足3千平米逐渐扩增至近2万平米。

  2010年,徐州口腔医院增挂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口腔医院。

  2013年,由原江苏省卫生厅确定为三级口腔专科医院。

  2018年,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次年隶属徐州医科大学党委领导。

  经过多年砥砺发展,目前,医院形成了“一一三”结构布局,即1所院本部、1个口腔医学研究所和3个门诊部。设有14个临床科室、7个医技科室,是一所口腔医疗人才集聚、技术精湛、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口腔专科医院。

  王鹏来介绍,2017年以来,医院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徐州医科大学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健康徐州建设、综合医改、打造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三大中心任务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外树形象、内强能力的办院方针,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强化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坚定建制度、稳增长、转方式、优结构、促质量、上水平,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起与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相适应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模式,医院规模与内涵质量同步提升,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医院建设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2021年,徐州市口腔医院门急诊患者和出院患者分别达25.66万人次、1242人次,较2016年分别增长68.26%、177.23%。

  在市医管委2021年、2022年市属公立医院年度综合改革绩效考核中,医院连续获得优秀等次;在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医院整体满意度稳定在满意行列,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五一劳动奖状”“模范职工之家”“徐州市工人先锋号”“徐州市青年文明号”“徐州市巾帼标兵岗”等多项殊荣。

  六十四载之变迁,事实胜于雄辩!

  02人才助力强院路

  时代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医院亦是。徐州市口腔医院的带头人们深谙“得人才者兴,失人才者衰”的致胜法则,坚定不移地选贤任能,为医院快速发展奠定基石。

  近年来,医院领导班子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常规,积极构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平台,推进口腔医学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为医院发展增添新的智力动能。

  为做好人才工作,医院成立了专门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书记、院长任双组长,旨在加强系统谋划,加快形成更高水平、更有特色的口腔医学人才培养和发展体系;

  重点引进培养医科交叉融合领军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复合型创新人才;牢牢抓住人才工作的政治方向,坚持“把骨干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的人才工作思路,把发展党员重点放在临床一线,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组织领导加强,制度建设也随之强化。医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先后制定并出台系列人才引进培养举措,对引进人才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考核、保障,细化到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鼓励医院人员外出进修,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健全培训进修制度,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专题培训和指导,促进人才队伍素质快速提高。

  除此之外,医院还实施“校编院用”模式,借力徐州医科大学破解高层次人才引培瓶颈,倾全院之力,打造在淮海经济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口腔专家。

  “目前,我院党委书记王鹏来教授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口腔分会副会长、江苏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还有一批中青年专家在省级以上口腔医学会或专委会担任副主任委员、委员。”

  院长陈昌锋介绍,医院现有383人,副高以上职称84人,中级职称95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学历11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333工程”培养对象分别为2人和4人,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人,市临床技术骨干9人;拥有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9人;国际口腔种植学会专家组委员(ITI Fellow)1人次;国家级学会副会长、理事各1人次,国家级专委会常务委员2人次、委员11人次、青年委员4人次;省级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各1人次,省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2人次、常务委员5人次等。

  人才致胜,是古往今来亘古不变的法则。

  03强基强技强服务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则是第一动力。

  为了不断提升第一动力,徐州市口腔医院不断加大投入,提高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水平,改善了就医环境,极大满足了临床诊疗需要和患者的就医体验。

  “不求所有,但求我用。医院为了给广大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医疗环境,通过租赁增扩业务用房,业务用房建筑面积由8千平米增至近2万平米,增幅达150%。除此之外,还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综合楼、门诊楼、住院楼、种植楼等诊疗服务用房的整体改造和服务流程再造,诊疗环境焕然一新,群众就医体验彻底改善。

  陈昌锋介绍,除了彻底改善群众就医体验,近年来,医院还努力在硬件改善上做足功课,先后购置了国际最先进的种植机器人、三维数字成像CBCT、CAD/CA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核酸提取仪、扩增仪、牙椅、超声骨刀、激光治疗仪、数字化面弓和数字化电子颌架、3D打印机、手术显微镜、麻醉呼吸机、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护仪等诊疗设备;

  牙椅由131张增加至204张,增幅59.54%;设备由1100多万元增加至5500多万元,其中10万元设备由31台件增加到102台件。

  04强基础还要强医技

  为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医院不断夯实学科建设和技术发展。

  对儿童口腔科、口腔种植科、口腔正畸科等优势学科给予倾斜支持,着力在形成气候、扩大优势上下功夫,实现特色品牌由“冒尖”向“带头”转变;对口腔颌面外科、牙周病科、牙体牙髓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黏膜病科等重点学科,着重在提高水平、扩大影响上下功夫,推动优势技术向“拳头品牌”转变。

  与此同时,加强与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江苏省口腔医院等境内外知名院校的紧密合作,通过境内外知名院校的帮扶与指导,实现了技术“弯道超车”,口腔外科先天畸形、颌面部肿瘤治疗技术保持淮海经济区首位度和美誉度,口腔颌面外科开展的颌骨切除后骨移植重建术、唇腭裂畸形修复术、三叉神经痛治疗术等一批治疗发育畸形、颌面部肿瘤、外伤、疼痛等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多维度齐发力,让诊疗技术在短时间内蝶变。

  目前,医院拥有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市级重点专科;引进2个知名专家团队,建成张成飞、王旭东等2个专家工作站和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

  强基础,强医技,最终目的是给患者提供服务。为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医院加快护理学科建设,全面提升临床护理内涵,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护理质量和服务能力有较大提升,患者满意度为98.6%。

  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项目和微笑列车项目,是医院长期坚持的公益服务项目,医院把关注口腔健康事业,投身社会公益、担当社会责任视为不容推卸的使命。

  特别是儿童窝沟封闭项目迄今为止已连续开展了13年。

  自2009年起,该项目列为我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定徐州市口腔医院为项目实施定点机构,实施范围覆盖120余所小学。

  据统计,2017年以来,医院共计为4万8千多名儿童的近20万颗牙齿进行了窝沟封闭,为208名儿童进行了唇腭裂修复手术。作为医务工作一线的坚守者,儿童口腔科主任谢妮娜坦言,同理心和爱心是她工作的准则和润滑剂,“从心底里将患儿当作自己孩子”的她会用耐心和细心奉献给患者最美好的一天。

  05踔厉奋发向未来

  筚路蓝缕奠基业,踔厉奋发向未来。发展路上,勇毅前行的市口腔医院一步一个脚印。

  徐州市口腔医院全力推进实验基础建设和设备投入,瞄准医疗科学发展前沿,以重大课题为纽带,积极与香港大学、上海九院、江苏省口腔医院等境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的科研横向合作。

  截至目前,获国自然2项、省级科研项目13项、市级科研项目29项;获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科学技术奖1项、省新技术引进奖2项、省医学科技奖2项、市级科技奖27项、市级新技术引进奖39项;发表论文近500篇,其中SCI期刊论文47篇;完成近1000名本科生和61名硕士研究生教学任务,120名规培生培训任务,住培医师考核通过率不断提高,近两年达100%,承办省级以上口腔学术年会、论坛、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学术交流会议31次;为创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积极准备中。

  2023年:徐州市口腔医院将进一步拓展与国内外口腔疾病研究机构的合作范围,力争省、市级以上科研立项不少于6项,院级科研项目与新技术新业务项目10个,省级医学新技术引进奖、医学科技奖不少于1项,市级医学新技术引进奖、科技奖不少于6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10篇;

  完成120名本科生和30名硕士研究生教学任务,20名规培生培训任务,承办省级以上口腔学术年会、论坛等学术交流会议不少于2次;建成特色突出、面积达300平方米的科研实验室;力争建成“国家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

  2024年:科研课题在数量和质量上争取有更大提高,力争省、市级以上科研立项不少于6项,院级科研项目与新技术新业务项目10个,省级医学新技术引进奖、医学科技奖不少于1项,市级医学新技术引进奖、科技奖不少于6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15篇;

  完成120名本科生和30名硕士研究生教学任务,20名规培生培训任务,考核合格率分别达100%,承办省级以上口腔学术年会、论坛等学术交流会议不少于2次以上。

  2025年:市级科研创新平台1项,创建省级科研创新平台1项,省市级以上课题立项8项,省级部门奖1项以上,力争合作出版口腔专业性书籍一套;

  完成120名本科生和30名硕士研究生教学、20名规培生培训任务,考核合格率100%,承担完成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不少于1项,科研队伍力争达到100人,建成区域性口腔医学研究中心、区域性口腔医学教育培训中心。

  “‘十四五’时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医院厚积薄发、对标赶超、提升竞争力、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凝聚力量、夯实基础,为全力打造区域性口腔医疗中心而不懈奋斗!”王鹏来最后表示。

来源:徐州日报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